敬禮。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通過數字化場景再現、沉浸式講述、實景課堂等多種呈現方式,生動講述抗戰(zhàn)故事。一面面戰(zhàn)旗、一封封家書、一段段講述,追溯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程,讓青少年了解偉大抗戰(zhàn)精神如何淬煉成為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全市多所學校組織學生們收看。厚重的歷史記憶、鮮活的青春故事、澎湃的奮斗精神,匯聚成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最好的銘記是傳承,最好的傳承是奮斗。
集體收看《開學第一課》。
不同時代的少年 穿越時空的“相遇”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這八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在的我,清晨從舒服的被窩里醒來,吃著營養(yǎng)豐富的早餐,而在八十年前,戰(zhàn)士們只能縮在土坑里,啃著樹皮、棉絮;現在的我,白天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讀書學習,而在八十年前,戰(zhàn)士們只能藏在地洞里,一邊時刻警惕敵人的偷襲,一邊努力學寫字、讀書;現在的我,可以在戶外盡情享受陽光的沐浴,開心地玩耍,而在八十年前,戰(zhàn)士們卻在槍林彈雨中用血肉之軀筑起保家衛(wèi)國的長城……
當電視運用影像修復技術,將抗日救亡青少年團體的珍貴照片化為彩色的動態(tài)影像時,我們似乎在這個時代相遇了,他們把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惟有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承諾!
湛江市第八小學金城校區(qū)六(3)班 王若霖
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安旅行團”少年們的故事。在抗日時期,他們告別父母和課堂,平均年齡才15歲就走上救國之路。在烽火歲月里,條件艱苦,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靠著放抗日電影、演講、賣報紙來號召大家奮起抗日,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們本該和我們一樣能在教室里學習,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中幸福成長,想到這里我特別難過——因為我現在能坐在干凈又明亮的教室里學習,那都是用他們的無私奉獻與浴血奮戰(zhàn)換來的,我多想這些哥哥姐姐看看我們的教室,讓他們再當一次學生。
湛江市第三十三中學二(4)班 許永盛
專注。
永不敢忘 不斷前行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坐在電視機前愣了好久。回想起,電視上看到的“日軍闖進南京城以多種殘忍方式傷害我國同胞”的鏡頭時,我的心像被針扎一樣疼。那場災難中,有三十萬同胞失去了生命。三十萬不是冰冷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是一個個被撕碎的家庭。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更不敢忘!
作為一名學生,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努力學習,將來也要為祖國貢獻力量,讓祖國變得更強大,不辜負先輩們的付出!
湛江市第八小學金城校區(qū)六(8)班 紀景壬
一個個場景,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歷史,展現出中華民族一步步從艱苦抗日戰(zhàn)爭走向勝利的歷程,深深地印在我心上,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開學第一課》中有一段講述了“抗日時期我們國家物資缺乏,科技落后,人民不怕艱辛,物盡其用,制造出武器與敵人對抗”的故事;同時也通過實景課堂講述了殲—10的響亮外號“爭氣機”的來源。祖國的科技日益發(fā)達,與抗戰(zhàn)時期的艱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正是一代代的青年奮發(fā)圖強而鑄就的輝煌。
在當下,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青少年一定要銘記歷史,勤奮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將來建設更強大的祖國。
湛江市第八小學金城校區(qū)六(8)班 李敘萱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銘記與奮斗”。爸爸說,我們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要銘記先輩曾經走過的路,更要認真走好前面的路。爸爸的話有點讓我聽不明白,但我還是點了點頭。爸爸看著我似懂非懂的樣子,笑了。我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爸爸,但我知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作貢獻!
湛江市第三十三中學二(4)班 謝雨彤
沉痛。
最好的銘記是傳承 最好的傳承是奮斗
作為未曾經歷過戰(zhàn)火的一代,我們已經習慣了和平與繁榮。但這“開學第一課”警醒我們,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手中。當下的“戰(zhàn)場”早已變換,它是科技的高地、是文化的疆域、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我們銘記歷史,吸取教訓,將這份深沉的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腳踏實地的報國行,以知識為武器,以理想為燈塔,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吳川市鑒江實驗學校五(2)班 陳浩軒
我的眼淚好幾次奪眶而出——原來,戰(zhàn)爭是那么殘酷,那么艱難。是無數英勇的戰(zhàn)士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
節(jié)目運用了現代科技技術,帶我們走進“黃崖洞兵工廠”。我看到了戰(zhàn)士們是怎樣從無到有生產出武器的。那種堅守和付出,真讓人敬佩。103歲的老藝術家孟于為我們唱起了《黃河大合唱》。聽著響亮又有力的歌聲,我也忍不住跟著唱了起來。
在歌聲中,我更加堅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富強,我一定要努力地學習,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湛江市第三十三中學二(4)班 梁必煜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趙一曼的英勇就義。這位從四川山村走出的女子,于抗日烽火中浴血奮戰(zhàn),最終用生命踐行了“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誓言。她的人生軌跡,是一部濃縮的革命史詩,從“叛逆”少女到軍校學員到抗日先鋒,每一步都刻印著對民族的赤誠。
我要向趙一曼學習,勇于面對挑戰(zhàn),不斷超越自我,把那種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的精神品質融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努力成為一個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少年!
吳川市鑒江實驗學校五(2)班 莊君艷
在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涌現出無數舍身救國的英雄。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zhàn)、劉老莊戰(zhàn)斗等著名戰(zhàn)役中發(fā)生的動人故事,讓我熱淚盈眶——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先輩們用殷紅的熱血換來的。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祖國的未來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牢記使命,朝著理想去努力奮斗,為祖國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湛江市第八小學金城校區(qū)六(8)班 吳芷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