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的7月,萬木蔥蘢。7月29日,在湛江東海島附近海域,一場在大海上的收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恒燚1號”養殖平臺迎來了投產后的首個豐收季——下網、圍網、誘魚,活蹦亂跳的章紅魚、金鯧魚紛紛進入提前布放好的聚魚網,隨著吊機吊臂不斷起落,一籠籠深海珍饈被裝進運輸船,陸續運送到各地消費者的餐桌上,為大家奉上美味優質的海洋蛋白。
“經過一年多的養殖,‘恒燚1號’里的寶貝長勢喜人,章紅魚個頭最大可達18斤,油脂豐富,口感甘甜;金鯧魚單條最重的近3斤,肉質細膩緊實,味道很棒。”烈日下,養殖工人張文金汗流浹背地指揮著吊機進行作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相比傳統網箱,這6萬立方米的大網箱水質好且空間大,深海魚游得更歡快,長得自然更好”。
據了解,起捕工作已持續多日,“恒燚1號”里的120噸章紅魚和近200噸金鯧魚正被分批次投放到市場、走進千家萬戶?!棒~的優良品質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市場需求很旺盛,需求方除了湛江本地的餐飲業外,還有外地的采購商,計劃將章紅魚銷售到珠三角乃至上海,”廣東恒燚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澤鋒表示,“在下一個養殖周期,我們將擴大養殖規模,不斷優化養殖決策,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和利潤,希望五年收回平臺投資成本,為湛江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供成功樣板?!?/p>
據悉,“恒燚1號”養殖平臺由湛江灣實驗室自主研發設計、海洋牧場創新聯合體——廣東恒燚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造,2024年4月10日建成投產。這個“海上糧倉”總長101米,總寬47.5米,總高27.5米,總養殖水體達到6萬立方米,集自動升降、綠色能源供給、人員居住休閑、陸海遠程通信等功能于一身,配備飼料自動化投喂、養殖魚群監控識別、養殖環境感知等智能化養殖系統,可實現規?;悄芑G色養殖。自投產以來,“恒燚1號”成功抵御了超強臺風“摩羯”、臺風“韋帕”的侵襲,網箱內的魚幾無損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深海魚類養殖寶地。
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表示,湛江是傳統養殖大市,多年來海水養殖產量和產值均居廣東省首位。近年來,湛江依托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積極發揮湛江灣實驗室、廣東海洋大學等涉??蒲性核目萍紕撔伦饔?,大力支持養殖企業進行產業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隨著海威系列、“恒燚1號”“湛農1號”“湛江灣1號”等大型養殖平臺陸續下水投產和獲得豐收,湛江海水養殖業正引領著行業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邁進,成為“粵海糧倉”建設的先行者和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