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不到一杯奶茶錢的船票,串起湛江灣的山海風光與城市地標。7月新開通的水上巴士航線,不僅是市民通勤的便捷之選,更成為激活“交通+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讓這座海濱城市的灣區魅力以更鮮活的方式呈現。
海灣大橋免費通行后,東西兩岸往來激增,但橋面車流壓力也隨之加大。此時開通水上航線,既分流了地面交通壓力,又為市民提供了差異化出行選擇。25分鐘的航程里,乘客既能避開擁堵路段,又能沉浸式欣賞“一灣兩岸”的壯闊景觀,這種“通勤即觀光”的體驗,讓日常出行變成了生活享受。本地家長帶娃出游的輕松愜意,外地游客打卡留影的驚喜贊嘆,都印證了這項民生工程的溫度與便捷。
航線設計的巧思,讓文旅資源實現“串珠成鏈”。新航線并非簡單的交通線路,而是精心規劃的“景觀走廊”——從赤坎水上運動中心出發,最終抵達坡頭南油碼頭。這種將自然景觀、城市地標、文化元素有機串聯的布局,讓游客在短時間內領略湛江的多元魅力。大橋的壯美、海島的浪漫在此交融,從“單點打卡”到“全域體驗”的升級,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拓寬了消費場景,為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
惠民細節的打磨,彰顯城市服務的質感。5元、7元、10元的親民票價,加上1.2米以下兒童免票,“先上船后購票”的靈活方式,都體現著“讓利于民”的初衷。船艙內齊備的安全設施、舒適的乘坐環境,更讓便捷出行有了品質保障。雖然目前受限于夜航條件未能延長運營時間,但網上購票功能的加速完善,預示著服務體驗將持續優化。這些細節的積累,讓“便民”與“惠民”真正落到實處。
水上巴士的意義不止于交通層面,更在于重構了城市與海灣的關系。它讓湛江人重新發現身邊的美景,讓外地游客快速觸摸城市的靈魂,更以低成本、高體驗的方式激活了海灣文旅資源。當“流動的景觀臺”載著歡聲笑語穿梭于碧波之上,當“交通線”變成“風景線”“經濟線”,這座城市的煙火氣與發展活力正沿著航線不斷延伸。
一條航線激活一片水域,一項服務溫暖一座城市。水上巴士架起的不僅是跨灣通道,更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