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雖小,卻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湛江吳川,“美麗庭院”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它不僅為鄉村披上了綠裝,更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繪就一幅“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美麗庭院”是綠美生態的“踐行者”。湛江地處亞熱帶,氣候適宜,為庭院綠化提供了天然優勢。吳川聚焦綠美生態建設,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工作,讓一個個庭院綠樹成蔭、花草繁茂。如黃坡鎮大院村李水泉的庭院,巧妙利用廢棄材料,打造出兼具美觀與環保的綠色空間。這不僅提升了鄉村的“顏值”,也為湛江的綠美生態建設添磚加瓦,讓鄉村成為人們向往的生態家園。
“美麗庭院”是經濟增收的“新引擎”。湛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域文化,發展庭院經濟潛力巨大。吳川的“美麗庭院”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梅菉街道城中社區的“花園里”,由廢棄舊房變身創富飲品店,年均創收20萬元以上。大山江街道的“小雅院”通過直播帶貨盆栽,年增收超7萬元。這種模式不僅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還吸引了人才返鄉,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美麗庭院”是文化傳承的“新載體”。湛江文化底蘊深厚,吳川更是有著獨特的民俗文化。吳川將“美麗庭院”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黃坡鎮的“華園”,成為當地文化交流中心,人們在此揮毫潑墨、傳唱粵劇。梅嶺社區的“飄色小院”,將飄色文化融入庭院,讓這一非遺走出國門。這些庭院成為了傳承文化、弘揚家風的重要場所,讓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
“美麗庭院”是鄉村治理的“新助力”。吳川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婦聯組織作用,發動廣大婦女和家庭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形成了“村干部創領+黨員帶頭+巾幗志愿推動+群眾響應”的良好機制。通過開展宣講培訓、掛牌等活動,提高了村民的參與度和知曉率。這不僅改善了鄉村環境,還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推動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
吳川的“美麗庭院”建設,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它以綠色為底色,以經濟為動力,以文化為靈魂,以治理為保障,讓鄉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相信隨著“美麗庭院”建設的不斷深化,湛江鄉村將更加美麗宜居,“百千萬工程”也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一幅更加絢麗的鄉村新畫卷將在湛江大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