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霞山區愛國街道特呈島里村的一座海邊花園式庭院迎來送往,主理人梁曉東正穿梭于庭院間為游客辦理入住。這座由舊屋改造的庭院,如今已發展為集民宿、餐廳、租車服務、燒烤、火鍋、圍爐煮茶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每逢周末及節假日便供不應求。
民宿的火爆,是愛國街道“美麗庭院”串珠成鏈工程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愛國街道以黨建為引領,錨定“美麗庭院”創建,將民宿作為產業支點,用“最小單元”撬動“最大資源”,將分散的“美麗庭院”串珠成鏈,實現從“庭院美”到“全域美”的跨越,繪就全域美麗鄉村新圖景,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庭院 “小美” 串 “鏈” 舊厝,織就風景地標新畫卷
在特呈島某民宿內,熱帶植物與廢舊水缸、船板打造的微景觀相得益彰,勾勒出獨特的漁家風情。“這些船板取自島上廢棄漁船,水缸是村民閑置的老物件。”該民宿主理人介紹,2019年他帶團來特呈島游玩,被這里的淳樸民風所吸引,租下島民閑置房屋,秉持“修舊如舊”的理念,匠心打造充滿漁家特色的空間。
登高遠眺,白墻竹籬的庭院與碧海、紅樹林交相輝映,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海上水墨畫”,吸引著八方游客慕名前來打卡體驗。
新業態消費場所的持續火熱,既是特呈島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折射出愛國街道深入推進“美麗庭院”建設,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的蛻變成效。
從“庭院美”到“全域美”,愛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技術賦能、凝聚合力,通過深入調研及多部門聯合實地走訪,全面摸清待綠化區域底數和庭院建設情況;邀請專業設計團隊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結合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特色與村民實際需求,打造“一院一景”的個性化生活空間,并先后召開座談會及特呈島民宿發展聯席會議,全面動員部署“美麗庭院”建設工作,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各級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頭雁”作用,組織鄉村綠化和“美麗庭院”建設宣傳活動,激活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提升村民的綠化意識與參與度,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街道、村婦聯積極發動婦聯執委、婦女干部及巾幗志愿者投身“美麗庭院”建設,組織巾幗志愿者深入各自然村各戶,在宣傳動員的同時,實地考察建設成效突出的庭院,嚴格落實考核指標,評選出一批美觀、實用且可推廣的示范戶,形成以點帶面、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裂變效應”。
如今,扮靚自家庭院已成為特呈島村民的自覺行動。2024年,特呈島村成功打造81個美麗庭院,其中省級“美麗庭院”2戶、市級“美麗庭院”3戶、區級典型戶20戶,并入選廣東省“美麗庭院”特色村。
民宿 “微點” 聚 “圈” 單院,激活產業脈絡新動能
從“小家美”到“大家富”,愛國街道因地制宜,以“美麗庭院”創建為契機,探索“美麗庭院+民宿+文旅”產業模式,讓庭院成為民宿、農家樂的加分項,激活空間價值,帶動民宿與文旅產業發展。
同時還積極引入知名民宿專家、品牌民宿運營商及旅游投資公司參與鄉村民宿規劃設計,提供“一戶一策”改造方案;建立“街道補貼+企業贊助+村民自籌”多元投入機制,黨員干部帶頭出租閑置農房參與民宿經濟,推動“庭院”變“資產”、“農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
目前,特呈島村已建成21家特色民宿,擁有318間客房,其中特呈島嶼初民宿榮登2024年湛江熱門酒店口碑榜榜首。
從“美一時”到“美四季”,愛國街道結合廣東暖冬優勢與特呈島特有溫泉資源,打造“民宿+庭院+康養”套餐,吸引“候鳥游客”上島過冬。民宿集群帶動周邊農戶向“候鳥人群”直銷農產品,有效降低冬季客房空置率,為農閑時期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據悉,特呈島村正從空間適配、健康管理、社群運營等多維度為“候鳥游客”打造適老化民宿服務,鼓勵和引導全島民宿及新業態消費場所開展適老化改造,部分村民及民宿經營者積極響應,目前已有十余家農房進入改造行列,努力讓“候鳥”變“留鳥”,讓“冷資源”變“熱產業”。
“美麗庭院”建設既是環境整治的“小切口”,更是撬動產業發展的“大杠桿”。接下來,愛國街道將加強村企與旅投公司合作,深度挖掘特呈島村紅色文化、海洋產業、生態美景的融合發展潛能,將庭院轉化為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讓“方寸之美”持續釋放鄉村振興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