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聞縣新晉旅游打卡點——下洋鎮南端暖灘,因一幅30米長的哪吒主題墻繪吸引來了眾多市民游客。(7月8日《湛江日報》)
徐聞縣下洋鎮的30米長哪吒主題墻繪,不僅是一幅藝術作品,更展示了大學生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獨特價值。當青春創意邂逅鄉土資源,如何讓專業特長精準對接鎮村需求,成為學子參與鄉村振興、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關鍵命題。
嶺南師范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星船”突擊隊的專業技能與時尚創意,為下洋鎮打造出極具吸引力的文旅新亮點。他們帶著先進理念和創新意識走進鄉村,如同為鄉村發展的“引擎”注入新動力。就像那30米長的哪吒主題墻繪,讓原本普通的鄉村墻面成為吸引游客的文化景觀,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這背后,是大學生專業特長與青春創意在鄉村沃土上的成功轉化。事實上,不同學科的大學生都能在助力“百千萬工程”中找到發力點:除了墻繪,農業院校學生可依托種植養殖知識,為特色農產品改良品種、優化供應鏈;新聞傳播專業學子能幫鄉村運營新媒體賬號,把紅樹林濕地、非遺手藝等特色資源轉化為流量密碼;建筑專業學生可參與古村落改造,在保護傳統風貌的同時融入現代設計,塑造文旅地標……專業特長與鄉村需求的精準咬合,“三下鄉”社會實踐才能真正落地見效,不流于形式。
深入了解鄉村特色、文化基因,是實現長效助力的前提。例如“星船”突擊隊,主動改變“外來客”視角,從下洋鎮的海浪中汲取靈感——“下洋的海浪真的美,讓人不由得想起電影里哪吒戲海的場景”,并結合下洋鎮創建“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加速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的需求,立足南端暖灘的特點,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墻繪設計方案。這種“在地化創作”思維,正是廣大鎮村目前迫切需要的。這就要求學子們先做鄉村的“觀察者”,通過走訪老人、記錄民俗、分析資源稟賦,找到鄉村特色與特長發揮的結合點。才能讓知識技能真正扎根鄉土,避免“水土不服”的幫扶,讓每一項舉措都能契合鄉村的發展脈絡,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持久且精準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下洋鎮政府深諳“借力而行,方能行穩致遠”之道,從及時提供照明設備等細微之處,便能看出其對多方協同推進“百千萬工程”重要性的理解與踐行。這種懂得借力、善于整合資源的智慧,為“百千萬工程”注入了強大動能。廣大鄉鎮應主動與高校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對接機制,將暑假短期實踐轉化為校地長期合作。可設立鄉村振興工作站,讓學生假期駐村服務與日常線上指導相結合;推動“專業課程+鄉村項目”教學改革,把村落規劃、品牌設計、產業賦能等作業寫在雷州半島這片紅土地上。
期待有更多像“星船”突擊隊這樣的青春力量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來。在學子與鄉村的雙向賦能中,青春力量將激活更多沉睡的鄉土資源,讓每個村莊都能綻放獨特光彩,共同勾勒出“百千萬工程”最動人的圖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