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于6月14日12時30分前后在湛江雷州紀家鎮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1級。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于6月13日19時30分將防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防風Ⅱ級應急,全員在崗值守。截至6月14日19時30分,湛江供電局受臺風影響停電的12萬用戶中超七成恢復供電,搶修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累計出動搶修877人次,搶修車輛414臺次。
凌晨四點,蝦塘邊的“生死時速”
“10千伏北溝線沒電了!”6月14日凌晨4點,湛江雷州供電局東里供電所老黨員梁伍的心被窗外呼嘯的風聲揪緊。雷州市北宅仔村——這個擁有近2.8萬畝蝦塘的養殖大村,數百戶養殖戶賴以維生的蝦塘增氧機一旦停轉,頃刻間便是傾家蕩產的“危機”。
6月14日,雷州供電局東里供電所派出運維人員對北宅村受影響臺區線路開展檢修恢復供電。雷甸 攝
未等風雨稍歇,梁伍便已沖入北宅仔村。他挨家挨戶檢查養殖戶緊急啟用的發電機,嘶吼著提醒:“發電機溫度太高了,快淋水降溫!”“柴油來了,快加上!”他的到來讓焦慮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老伍,72號桿有導線斷了!”村民馮妃奮主動報告。多年來,村民與梁伍在風雨中形成了無聲的契約:村民自發巡查責任電桿,發現故障即刻通報,“老伍無論刮風下雨都在外面搶修,我們能做的,就該多做一些。”憑借這份心手相依的默契與供電所全員精準快速的搶修,僅用3小時,蝦塘重獲生機。
二十分鐘,醫院里的生命競速
同一天清晨,一通緊急求助電話打入湛江麻章供電局麻章供電所:“湛江南粵老年康復醫院配電房跳閘!電工被困,自備發電機無人啟動!血透機、呼吸機都在等電!”據了解,這家剛增容的二級醫院里,新增了體外循環機、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等大型設備,院內數十位老人正依賴著這些生命支持設備在與“死神”較量。
麻章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對南粵老年康復醫院所屬的10千伏麻南線福民支線協助用戶開展搶修工作。莫賢東 攝
配電運維二班班長陳馬飛率領黨員服務隊沖向雨幕。醫院配電房內告警紅燈刺眼,ICU備用電源的蜂鳴聲時刻在提醒著大家速度要快。“MRI一旦失超后果不堪設想!”陳馬飛緊盯儀表盤。青年突擊隊員戚健則帶人沖入風雨,僅用8分鐘便在泥濘中鎖定故障點——10千伏麻南線福民支線#10桿一相熔斷器斷開導致缺相跳閘。
麻章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對南粵老年康復醫院所屬的10千伏麻南線福民支線協助用戶開展搶修工作。莫賢東 攝
“分組卸負荷!準備絕緣棒!”陳馬飛的指令穿透暴雨。在大雨形成的“水幕”中,供電人員架設絕緣桿的動作如機械般熟練穩定:每一次提拉、復位,都經過了千百次訓練已形成肌肉記憶。
麻章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對南粵老年康復醫院所屬的10千伏麻南線福民支線協助用戶開展搶修工作。莫賢東 攝
20分鐘后,當配電柜的紅燈轉為柔和的綠色,血透機規律的嗡鳴與氧氣泵的喘息重新在走廊響起。醫院后勤主任攥著汗的手終于松開:“再晚一點,高壓氧艙患者就危險了。”張新抹去雨水:“醫院的電閘連著呼吸機,我們早一秒復電,生命就多一分保障。”
臺風來臨,為國家項目建設者守護燈火
在廉江核電項目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區,車板供電所所長黃宇程正帶領工作人員開展臺風登陸前的最后一輪用電設備特巡。杜依蔓 攝
上午10時,隨著臺風逼近,在廉江核電項目外來建設者生活區里,車板供電所所長黃宇程正率領運維人員進行臺風登陸前的最后一次特巡。他彎腰仔細檢查最后一批配電箱的防水密封時,雨水早已浸透了工作服,沁涼地滲入脊背;而他的手指卻沿著密封膠條一寸寸摸索過去:“必須確保建設者家園用電安全可靠!”而在臺風來臨的前幾天,供電所早已協同地方政府清理線路走廊樹障漂浮物,多次檢查生活區配電設備,連防水沙袋的擺放、排水溝是否暢通都一一叮囑。
湛江廉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向核電生活區通順物業管理員了解住房用電安全措施落實及人員轉移安置情況。杜依蔓 攝
通順物業的管理員廖家華指著配電房,攥著被雨水打濕的值班記錄本感嘆道:“臺風登陸前,供電所不僅對生活區配電房開展多輪檢查,連防水沙袋是否到位、排水溝是否通暢都一一細察,手把手指導我們防風防汛……這些細節讓我們安心!”
湛江廉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廉江核電站開展風前防安全用電告知走訪。杜依蔓 攝
臺風二次登陸后,戶外的風雨愈加猛烈。黃宇程回到所里,抹去安全帽上淋漓的水痕,目光灼灼如炬:“轉移安置不是終點,讓燈火始終亮著才是責任。”面對臺風的吹襲,供電所全體員工如同鉚在崗位上的螺釘,密切監控電網運行的每一次脈搏跳動,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溫馨提醒廣大群眾,密切留意天氣信息,臺風天氣下盡量減少外出,遠離電線桿、配電變壓器臺架等設施,如發現供電線路斷落、供電設備浸水,應當遠離避免觸電,并及時撥打供電24小時搶修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