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素有“粵劇之鄉”美譽的吳川市又迎喜事,民間自發建設的“錦添花演藝大舞臺”正式啟用,為當地粵劇發燒友搭建了全新的展示平臺,著力推動粵劇藝術在基層的傳承與發展,受到廣大粵劇戲迷的歡迎。
當晚,位于吳川市區一城大橋旁的“錦添花演藝大舞臺”熱鬧非凡,來自廣東八和粵西分館戲迷總會、廣東八和吳川戲迷會等團體成員及粵劇發燒友400余人齊聚一堂。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好戲連臺,粵劇演員及粵劇發燒友紛紛登臺獻藝,表演了《易水送荊軻》《沈園題壁兩斷腸》《六月雪》《新霸王別姬》《花田錯會》《白龍關》《潞安州》等經典粵曲節目。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優美的唱腔,將粵劇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吳川是廣東傳統的“粵劇之鄉”,也是南派粵劇的發源地。粵劇南派藝術是下四府別具一格的戲劇武功演技流派,被批準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南派藝術在我國非遺項目中歸類于“傳統劇目”,吳川粵劇團是粵劇南派藝術代表性的傳承演藝團體。1953年,由老一輩南派藝人老天壽和張瑞棠組建,經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如今已經是粵西地區比較完整地保留“下四府”粵劇南派藝術傳統特色的劇團。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人經歷了三代,從早期的藝人老天壽,到林國光,再到鄭永健,粵劇南派藝術以它特有的戲曲程式、排場、武技、唱腔贏得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贊譽,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塊瑰寶。
吳川一直以來都有著深厚的粵劇文化底蘊,粵劇在當地群眾中擁有廣泛的基礎。新啟用的“錦添花演藝大舞臺”面積達1300平方米,致力打造粵劇交流中心、粵劇曲藝傳承基地,并可為每年春班、秋班兩廣上百個到吳川城鄉獻演的粵劇團體提供排練或彩排的場館,今后將為粵劇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和展示的空間,豐富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將進一步推動吳川市粵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