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八個“6·9”國際檔案日來臨之際,6月6日,雷州市委辦公室、雷州市檔案局、雷州市檔案館在雷州市博物館門口聯合開展檔案日宣傳活動。(6月7日《湛江日報》)
今年6月9日是第18個國際檔案日,今年活動的主題為“請聽檔案說”。對于城市而言,檔案是其發展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未來建設的基石。雷州,這座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其檔案正訴說著獨特的故事。日前,雷州市委辦公室、雷州市檔案局、雷州市檔案館在雷州市博物館門口聯合開展檔案日宣傳活動,就為講好雷州故事帶來了全新的“檔案視角”。
檔案并非塵封的文件,而是鐫刻著城市記憶的“活化石”。每一份檔案,都承載著一段故事,或關乎個人的成長足跡,或記錄鎮村的興衰變遷,或反映社會的發展進程。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耐心講解檔案相關知識,發放宣傳冊及紀念品,市民們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這種互動交流的方式,成功打破了檔案與民眾之間的隔閡,讓人們直觀地體會到檔案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無論是個人的出生證明、學歷檔案,還是城市建設中的規劃藍圖、重大事件的記錄,檔案都在默默地發揮著憑證和參考的作用。報道中提到,雷州市檔案館還開展“追尋紅色記憶——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軍解放海南島檔案展”活動。這些紅色檔案,是革命先輩們英勇奮斗的見證,是那段波瀾壯闊歷史的真實寫照。通過展覽,后人得以穿越時空,觸摸歷史的脈搏,無疑打開了讀懂這座城市歷史的“檔案視角”。
檔案價值的釋放,不僅需要“展示”,更需要“活化”。在文旅融合層面,雷州可深度整合檔案資源,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比如打造“檔案主題文旅街區”,設置雷劇劇本殺體驗館、石狗雕刻工坊等互動場景,游客通過解密檔案線索完成沉浸式游覽,實現“檔案+文旅”的深度融合。宣傳推廣方面,需構建“線上+線下”傳播矩陣。線上可在新媒體平臺上發起“雷州檔案盲盒挑戰”“檔案里的雷州味”等話題,將雷州古地圖、商貿文書、傳統美食等檔案元素設計成互動游戲,用戶通過完成知識問答解鎖虛擬檔案。線下可與社區、學校共建“檔案驛站”,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老雷州故事角”,邀請長者結合檔案講述親身經歷;在中小學開展“檔案小管家”實踐活動,指導學生整理校史檔案、制作“我的城市記憶”手賬,優秀成果在校園及社區巡回展出。同時,建立“雷州檔案文化大使”培育機制,讓更多青少年走近檔案、了解檔案,以“檔案視角”講好雷州故事。
只有當檔案“活起來”,雷州的故事才能被更多人聆聽,雷州的文化才能在傳承中煥發出新的光彩。期待未來雷州能持續挖掘檔案潛力,以“雷州特一‘檔’”解鎖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讓其成為城市發展的獨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