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記者走進徐聞縣下橋鎮達盈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荔枝基地,800畝“早熟荔枝”林如綠色的海洋,繁茂的枝葉間,一串串飽滿的鮮紅荔枝垂掛枝頭,果香四溢。
近年來,徐聞縣下橋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荔枝產業,農民依靠種植荔枝走上致富之路,荔枝產業甜了果農富了村。
徐聞縣下橋鎮大學生“新農人”陳俊景在采摘早熟荔枝。
早熟荔枝讓果農喝到“頭啖湯”
徐聞縣下橋鎮地處熱帶北緣,光熱資源豐富,是中國大陸早熟荔枝產區之一,下橋鎮地勢平緩,得天獨厚的條件適合大面積種植荔枝。
達盈農業專業合作社荔枝基地的負責人陳俊景是一位大學生新農人。2021年陳俊景廣東理工學院畢業后,回鄉與家人和伙伴們創辦了下橋鎮達盈農業專業合作社。剛開始他連荔枝的品種都不認識,他慢慢地去學習技術,利用自己的優勢去管理荔枝。
早熟荔枝讓果農喝到“頭啖湯”,陳俊景經營的合作社的800畝荔枝園里,主要是妃子笑和“白糖罌早熟品種。他蹲在樹旁,撥開綠葉:“這棵樹去年被臺風吹斷主枝,我們嫁接了新枝,今年照樣結果。” 他抹了把額頭的汗,手指向林間荔枝果說:“你看這果子,個頭、色澤都很不錯。”
荔枝串起鄉村振興產業鏈
荔枝園不僅是 “果園”,更是鄉村生態地標。荔枝園采取綠色防控,通過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使用,守護 “舌尖上的安全”。
“我們的荔枝不打催熟劑,全靠自然成熟。” 陳俊景剝開一顆荔枝,晶瑩的果肉映著笑臉,他說:“白糖罌比桂味、糯米糍品種上市早10-15天,搶占市場先機,收購價每斤比普通荔枝高2-3元。”
下橋鎮的荔枝產業帶旺采摘經濟。每逢荔枝季,“大立村荔枝采摘園” 吸引珠三角游客自駕前來。游客在林間體驗采摘,品嘗新鮮荔枝。去年接待游客1.2萬人次,帶動餐飲、民宿增收300余萬元。
電商賦能讓荔枝銷得更遠,陳俊景說,徐聞的荔枝以前都是等收購商下來收購,現在他通過網絡去銷售他的荔枝。直播帶貨、產地直發,荔枝線上銷售額日益增多,荔枝最遠銷往北京、黑龍江、新疆等地。
徐聞縣下橋鎮大學生新農人陳俊景在整理包裝采摘下來的早熟荔枝。
從 “荔枝紅” 到 “鄉村興”
下橋鎮種植品種主要有傳統的早熟品種白糖罌、妃子笑等。白糖罌早熟,果實飽滿,果肉爽脆清甜,作為廣東最早熟且品質優的品種,深受消費者喜愛;妃子笑以個大、耐儲運、獨特的“九分甜一絲酸”口味,在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如今,荔枝產業已成為下橋鎮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據統計,全鎮荔枝種植面積達到1556畝,主要種植經營戶88戶,主要分布在那利、拔園、北插等多個行政村。還有不少種植戶到農場或者外地租地種植荔枝。
目前,下橋鎮正繪制 “荔枝產業升級版” 藍圖,對荔枝品種進一步優化,引進高端品種。下橋鎮把荔枝產業與文旅融合,在荔枝園周邊打造 “荔枝文化長廊”,展示荔枝種植歷史,讓游客體驗 “采果 + 品文化”的樂趣。
下橋荔枝的這一抹“甜蜜紅”,不僅是果農的希望,更是徐聞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下橋鎮正用荔枝書寫著“甜蜜傳奇”,讓荔枝在“中國長壽之鄉” 的土地上結出鄉村振興的“甜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