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湛江晚報刊發一組“五一”期間志愿服務報道,有霞山區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送上節日貼心服務;有吳川市組織志愿者為困難家庭送溫暖獻愛心;有麻章區組織清掃垃圾,干凈整潔過“五一”;有廣東海洋大學志愿者走進幼兒園,為孩子們送上紅色文化,一同歡慶“五一”。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工作持續深入推進,在湛江舉目可見志愿者在行動、在服務、在奉獻。志愿者進社區、到工廠、去鄉村,傳遞愛心、傳播文明、服務百姓。志愿服務精神不斷得到發揚光大,志愿者播撒滿滿的正能量,托舉湛江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
志愿服務是以無數微光匯聚的時代暖流,代表著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溫度和高度。湛江現有百萬志愿者,這是一支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的有生力量,是湛江文明實踐蔚然成風的生動寫照,是市民信賴點贊的好人群體。志愿者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他們用真情服務社會、用熱心感動他人、用行動傳播愛心,那樁樁件件的做善事、行大愛志愿服務,在市民中傳為美談。
今天,我們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不由想到當年的雷鋒;我們走近志愿者,自然地感到一股新風撲面而來;我們目睹了志愿者獻愛心、做好事、行善舉,深刻感受到湛江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感受到社會進步的巨大能量。
志愿服務不只是一次次熱熱鬧鬧的服務,也不能滿足于做一件兩件好事,更不滿足于光在節日期間開展活動。志愿服務永遠在路上,堅持堅守是志愿服務最大的特點。要扎實推進志愿服務精細化水平,確保志愿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要拓展志愿服務渠道,擴大志愿服務覆蓋面;要進一步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歡迎更多人加盟其中,在熱情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中實現自身價值。要注重從娃娃抓起,在中小學生心中種下志愿服務的“種子”。要精心打造志愿服務項目品牌,以各種活動為載體,緊扣民生民情民意,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志愿服務之花在湛江大地燦爛綻放,為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提供廣大志愿者的強大力量。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