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南海西部海域,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服”)湛江片區的2100多名員工依然堅守崗位。他們分布在29個鉆修井作業點,用辛勤的汗水保障增儲上產。
海洋石油670船平臺進行拖航及精就位作業。
南海西部海域烈日灼浪,但高溫擋不住湛江片區一線員工奮戰熱情。在平臺甲板被曬得發燙的午后,在數據屏前熬紅雙眼的深夜,2100多名油服人用行動詮釋“勞動最美”。高級隊長程海連續值守36小時,確保新井順利施工;化驗師劉佳假期值守,完成7組水泥漿配方實驗;船舶調度中心全員在崗,實現“零延誤”物資轉運……
海上“戰場”,9座移動式鉆修井平臺晝夜轟鳴,20座導管架作業點高效運轉,24艘船舶、4艘物探船作業海域往來穿梭。油化事業部湛江作業公司的優質鉆井液助力烏石油田某井完成3800米井深作業,較設計工期提效55%,打破中國海油3500—4000米深度區間定向井最短鉆井周期紀錄。同時,助推文昌等油田多口井提效30%以上。在潿洲油田項目現場,國智平臺已完成海洋石油165平臺的精準就位作業,青年突擊隊正爭分奪秒開展鉆前準備工作,為項目順利啟動作最后沖刺。
中海油服湛江分公司近期以“數智井控、嚴守防線”為核心,通過組織參加集團井控會議、開展安全大講堂、觀看事故教育片等活動,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同時開展井控督查交流及井控演習,確保突發情況“一分鐘內反應、三分鐘內處置”。
針對“五一”假期安全生產,該公司實施科學調度、負責人包干制等舉措,完成12座平臺錨泊系統檢查,建立極端天氣分級響應機制,全方位保障生產安全。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