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農墾廣前公司馬鈴薯種植基地迎來豐收,一個個飽滿的馬鈴薯被打包發往全國各地,成功解鎖了“北薯南種”的秋種春收反季節馬鈴薯增收新密碼。
近年來,湛江農墾廣前公司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采用模擬股份合作模式,探索發展秋種春收反季節馬鈴薯產業,種植面積從2022年370畝迅速擴大到2024年2700畝。
馬鈴薯機械化田間管理。
直面挑戰:迎難而上破困局
廣前公司長期以來以甘蔗種植為主,對馬鈴薯種植幾乎毫無經驗。“種這東西沒經驗,能成功嗎?”“種苗從哪里來?切種工人哪里找?機械能否按時到位?播種要注意哪些細節?”在廣前公司開始探索“北薯南種”模式時,一個個困難成了擺在眼前的擋路石。
這時,已在2024年11月退休的廣前公司“墾二代”陳梅英毅然重返一線,并帶領經驗豐富的“土專家”和充滿活力的年輕專業人才組成的攻堅團隊,開始攻堅克難。面對種種質疑和擔憂,陳梅英沒有退縮。她堅定地說:“發展馬鈴薯產業不僅是農墾發展的需求,更是踐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需要。”
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馬鈴薯生產技術指導。
貼身經營:科技賦能精管理
團隊在不斷總結種植經驗的基礎上,從備耕、切薯、種植到中耕、施肥、噴藥、采收,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將標準化、精細化貫穿始終。備耕時,采用大型農機具深松旋耕,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為馬鈴薯生長創造良好條件。種苗選用優質沃土系列品種,聘請北方熟練工人精準切種,確保每塊種薯大小均勻、芽眼數量達標,出芽率穩定在98%以上。農機方面,通過北斗定位導航校準機械參數,實現精準種植和中耕培土。施肥噴藥環節,采用大型噴藥機和現代化滴灌技術,結合大數據平臺智能化管理,為馬鈴薯產業插上數字化翅膀,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馬鈴薯采收現場。
共繪“豐”景:日夜堅守結碩果
“我們多辛苦一點,產量和質量就能提高一點,公司效益就能更好一點,國家糧食安全就更有保障一點?!标惷酚⑦@樣說道。白天,團隊成員彎腰俯身,仔細檢查每一株馬鈴薯的生長情況,汗水浸透衣衫,卻無人抱怨。夜晚,團隊成員依然堅守崗位,頭戴照明燈,繼續巡查田間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深知,馬鈴薯生長周期短,任何疏忽都可能影響收成。而到了采收期,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趕到地頭開始安排跟蹤采收工作,一直忙到深夜23點才能安心回家。正是這種以基地為家、腳踏實地的責任感,讓他們在今年3月迎來了畝產4400-4800斤的豐收喜悅。
下一步,廣前公司進一步推廣“北薯南種”創新模式,打造現代化生態型馬鈴薯種植示范基地、并輻射帶動墾區職工和周邊農戶種“金豆豆”,助力“百千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