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記者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獲悉,自2024年12月以來,我市以雷霆之勢開展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連片打造專項行動,截至3月底,完成110條示范帶共1846公里打造工作、完成農房外立面改造19149棟,城鄉風貌實現美麗蝶變。
我市堅持高站位部署,精心謀劃抓好聯動全域協同推進、強化標桿示范引領、綜合整治全面提升三項重點工作,突出湛江本土風韻特色,推動10個縣(市、區)全覆蓋打造,分階段推進110條示范帶建設和沿線1400多條村的風貌整體提升,在雷州半島繪就1846公里的城鄉風貌新畫卷。
雷州白沙鎮農房外立面改造后新貌。
抓好三項重點工作 1400多條村風貌整體提升
我市堅定不移將風貌提升作為全市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聯動全域協同推進,聚焦入湛門戶、重要交通干線、典型鎮村等重要片區,優化示范帶線路設計,強化點線面結合、全方位推進,形成“一村一景”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
廉江市中塘村立足中塘革命紀念館、紅星驛站、革命故事園等紅色景點,將紅色文旅融于城鄉風貌提升。麻章區邁合村以體育冠軍文化為特色,建設村口口袋公園,打造約20米長墻繪。雷州市白沙鎮,依托沈海高速,采用樹脂瓦改造墻體外立面,打造“國道公路沿線示范帶”。吳川市高標準打造沈海高速和江湛高鐵沿線示范帶,采用8道工序工藝和知名品牌真石漆施工,確保房屋外立面既美觀又耐用,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為強化標桿示范引領,我市選取8條示范帶作為精品標桿打造,結合當地特色元素完善屋檐壓頂、墻體立面、景觀節點等細節設計,高質量打造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標桿示范帶,發揮示范功能和樣板作用。
其中,徐聞縣角尾鄉靠海民宿廣泛采用海洋元素,外墻噴涂及房屋修建別有特色。遂溪縣布政村作為首批典型鎮村,依托火龍果產業,打造“特色農產品+生態+文化+旅游”特色旅游模式,火龍果年產量30萬噸。
堅持綜合整治全面提升。我市同步開展示范帶沿線100多個鄉鎮(街道)和1400多條村莊“三線”整治、撂荒地復耕、綠化美化、村莊清潔等工作,推動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坡頭區煙樓村種植火山榕1000余株、打造“四小園”20余處,實現村容煥然一新。遂溪縣新屋村全面推進房屋外立面打造、主干道路白改黑和亮化、村內整體環境綠化美化等工作,荔枝文化與詩意棲居相得益彰。
遂溪縣烏塘鎮新屋村煥新顏。
突出“本土化” 打造城鄉風貌提升模范樣板
行車在1846公里的示范帶上,“一村一景”各具特色,卻又都透出濃濃的雷州半島風情。我市加速推進風貌管控提升示范帶連片打造,大力提升農房風貌水平的同時,注重突顯雷州半島特色鄉村風貌和歷史文化底蘊,對現有農房風貌提升突出“本土化”,全力打造全省城鄉風貌提升模范樣板。
農房外立面改造建設材料盡量使用當地資源,優先選用當地的磚、石、瓦、木材、竹材等鄉土建材,保留地方特色。在農房屋頂、立面、院門等結構外立面改造提升時,注重推行“穿靴戴帽”(基座美化+屋頂平改坡)+“畫眼圈”(門窗描繪)的做法,通過墻體涂畫方式豐富立面,確保整體材質、色彩協調統一。
為了使農房外立面改造與環境和諧融合,各地農房外立面建筑色彩改造在現狀條件、當地文化及鄉村風貌整體設計的基礎上綜合確定,注重色彩搭配,保證農房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對于特色營造類型的村莊,鼓勵在增加統一元素的基礎上,對建筑進行創意粉刷,形成獨特的村落建筑風貌。
為了確保農房改造效果讓群眾滿意,我市堅持群策群力,匯聚全民智慧力量參與共建。扎實開展104場“風貌管控”主題人民建議征集活動,收集黨員、群眾、經濟能人、專家等各界群體的意見建議共1255條,采納有效建議153條并納入實施措施清單。
接下來,我市將持續鞏固優化110條示范帶風貌,進一步優化打造8條標桿示范帶,聚力打造全省城鄉風貌提升模范樣板,全力以赴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