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月的微風(fēng)吹著,暖暖的,酥酥的,萬物從夢中蘇醒,揉揉惺忪睡眼:哦!春天來了。春天,很多事兒要做。對農(nóng)民來說,眼前第一件,就是點花生。
其實,在貓冬的日子里,就開始剝花生做準(zhǔn)備了。晚飯后,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邊看電視,邊剝花生:兩只指頭一壓,“咔”,剝開殼,兩三顆胖乎乎的花生米,落到簸箕里。偶爾丟幾顆到嘴里,嚼起來,有股獨特的清香。花生剝好了,還要挑揀,渾圓飽滿、品質(zhì)優(yōu)良的花生才能作種子。這活兒總是由細心的母親來做。挑剩的花生,燒點油,炒著吃,噴香。
有意思的是,花生殼兒通常都是倒在村邊的路上,讓人踩,讓車碾,據(jù)說這樣花生才會長得好。大家都這么做,我們不明緣由,也許是一種美好寄望?花生殼干而脆,一腳踩下去,咯吱,咯吱咯吱,像是唱起了一首清新的民謠。
春耕開始了,男女老少都在田里忙活著,準(zhǔn)備點花生了。相對于點花生這一小環(huán)節(jié)來說,前面的翻土、起壟等活兒才辛苦。冬季里那一塊硬邦邦的田地,是怎樣被一條一條犁開,又大又沉的土塊,是怎樣打成了松軟的細土……在農(nóng)業(yè)機械并不普遍的年代,全靠任勞任怨的黃牛和踏實勤懇的農(nóng)民。勞動精神值得贊頌,但有時更令我驚訝的是農(nóng)人的才能和審美。看,那一條條打好的壟,平平展展,大小均勻,沒有多一些,也不浪費一點,順著田地的走向,線條流暢,看上去非常舒服。我都在心中驚嘆著,這仿佛是由一位造詣深厚的畫家,提筆一揮,勾勒出簡潔明快、詩意悠揚的一筆。而這“作品”,誰能想到呢,不是出自畫家,而是一位位樸素的農(nóng)民所作。但他們?nèi)徊恢皇菍P母拧T谄椒矂谧髦校r(nóng)民們創(chuàng)造了悅目的美景。
終于可以點花生了。這任務(wù)輕松又好玩,大家都愿意做。用不銹鋼盤子裝上幾把花生米,走到田垅中,就可以開始點了。一次只放一顆,放在已劃好的一道道淺坑里,須間隔開適當(dāng)?shù)木嚯x,便于它生長。眼瞧著,這一顆顆粉紅色的花生種,一下子蹦到黑褐色的土坑中,粗糲的泥土顯得它十分可愛,你望著它,它好像也在高興地瞧著你。這時候,有一種期盼在心底油然而生,由這顆種子,你自然聯(lián)想到茂盛的花生苗、一大串一大串的花生……不過,小孩的耐心畢竟不多,點花生沒一會兒,我們就丟下一邊,撒歡去了。
陽光和煦,微風(fēng)那樣輕柔地吹著,新翻的泥土散發(fā)著芬芳,大樹和小草抽出的嫩綠芽兒,在陽光下探頭探腦,田邊的野花在微風(fēng)中搖擺,最熱鬧的,要數(shù)那三五結(jié)隊的小燕子,張著黑亮的翅膀,揮著剪刀似的尾巴,在藍天下,掠過來,飛過去,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這么有趣的春天,怎么不好玩呢?我們捉蟋蟀、采野花、追蝴蝶…借著點花生的名義,盡興地玩,早就把大人的吩咐拋之腦后了。另一邊,等大人們點完花生,正要用鋤頭輕輕覆上泥土?xí)r,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花生放多了,有的地方則沒放,有的挨太近,有的離太遠,就要責(zé)怪我們干的“好事”了。
不幾天,一場沙沙沙的春雨下起來了。在春雨的愛撫和滋潤下,花生地冒出了點點嫩綠,遠看,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走近一看,種子已經(jīng)萌芽,憑著那一股向上生長的力量,它頂破了泥土,終于如愿一睹這新奇而美好的世界。慢慢地,嫩芽兒長出來了,剛開始還是胖胖的身軀,逐漸拔高,變得茁壯起來。起先零散的點點嫩綠,也慢慢變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明亮的綠,遠遠看去,這可愛的綠色,把一條條整齊的田壟點綴得生機盎然。
春天真好!即使歷經(jīng)嚴(yán)寒,春風(fēng)一吹,天地之間就充滿了全新氣象。一顆小小的種子,肯努力,終將會擁抱春天,找到自己的生長時序,結(jié)出果實。而我們呢,雖為蕓蕓眾生中渺小一員,但欣逢盛世,肯拼搏,亦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