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常委龐華輝提出關于加快湛江市典型鎮村建設的建議。
湛江把典型鎮村建設作為“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在全市掀起強縣促鎮帶村的火熱實踐,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當前,我市典型村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仍面臨產業發展不均衡且動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生態環境壓力較大、專業人才匱乏、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等諸多挑戰。今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之年,加快典型鎮村建設,打造示范標桿,對于引領全市鎮村全面進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龐華輝建議,優化產業布局,增強產業發展動力。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深入挖掘典型鎮村的資源優勢和文化底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電商物流等產業,做好“土特產”大文章,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多元發展格局。要扶持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勵其擴大規模、創新技術、拓展市場,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培育和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加強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體育等產業的融合,開發鄉村旅游新業態、新產品;推進農村電商與特色產業的結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發展短板。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加大對典型鎮村道路交通建設的投入,拓寬和改造農村公路,提高道路等級和通行能力。加強與高速公路、鐵路等交通干線的連接,優化公交線路和站點設置,方便群眾出行和農產品運輸。提升水利設施保障能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修復和改造老化灌溉和排水系統,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完善供水設施,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強化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村電力和通信設施的改造升級力度,提高供電穩定性和通信信號覆蓋質量。推進農村新能源建設,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滿足農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和5G基站建設,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為農村電商、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提供支撐。
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完善農村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推廣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生態處理技術,提高垃圾和污水無害化處理率。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規范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對森林、濕地、河流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恢復鄉村自然生態景觀。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制定村規民約,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要強化人才支撐,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返鄉創業就業。建設返鄉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為返鄉人才提供創業平臺和服務。加強本土人才培養,根據農村產業發展需求,開展種植養殖技術、農產品加工、電商營銷、鄉村旅游服務等培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表彰和獎勵。在職稱評定、晉升晉級、榮譽評選等方面向農村基層人才傾斜。
要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增進民生福祉。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大對鎮村教育的投入,改善鎮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教學設施設備建設。推進城鄉教師交流輪崗,選派優秀教師到鎮村學校支教,提高鎮村學校師資水平。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和藥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護人員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為群眾提供文化體育活動陣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打造鄉村文化品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