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識別鐵礦夾雜物,實時分析元素含量,傳統人工查驗升級為智能化遠程監管……近日,在湛江港集團40萬噸級散貨碼頭,“鐵礦自動查驗系統”的使用提升了散貨品質檢測效率,實現24小時全天候高效通關。
“鐵礦自動查驗系統”由湛江港集團散雜貨分公司技術團隊聚力攻關,深度融合AI視覺大模型、深度學習算法與港口核心場景,開創了散貨品質檢測新模式。
“經過訓練,異物只要是露出礦石區域的面積以及顏色/形態差異大的,基本都能識別,差異不大的,可以識別90%以上。”湛江港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只要在卸礦狀態下,夾雜物裝置就會一直實時檢測皮帶機上經過的物料,只要雜物露出大于等于3×3CM的礦石表面都能馬上識別出來。
元素含量功能是中國海關對于鐵礦石查驗的一項重要標準。而“鐵礦自動查驗系統”可實時分析得出礦石的中的各項元素是否滿足海關的監管要求,實現了查驗監管智能化、數字化、程序化。
以往,鐵礦石到港,傳統的人工查驗模式是海關的查驗人員需要到碼頭,通過人工采樣帶回去實驗室中再分析得出礦石是否滿足查驗標準。現在,通過“鐵礦自動查驗系統”,海關無需到現場,只需要在辦公室就可以通過查看系統后臺的實時檢測數據就可以判斷是否滿足查驗標準,實現24小時不間斷快速查驗通關,船舶在港時間壓縮超30%,為港口降本增效、質量管控及綠色低碳運營提供了全新路徑。
同時,該系統通過數據互聯打通港口與監管部門的信息壁壘,構建協同監管新生態,成為“港—政—企”智慧聯動的標桿案例,為全國港口AI場景規模化落地提供了可復制的“湛江港方案”。
日前,在招商局集團數字化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圖靈杯”AI應用創新大賽中,湛江港集團研發的“鐵礦自動查驗系統”憑借技術突破與場景價值,從眾多創新成果中脫穎而出,斬獲場景賽道二等獎。
當前,湛江港集團正緊抓智慧港口發展規劃機遇,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加速推進散貨碼頭自動化、集疏運體系智能化及管理服務數字化。此次創新突破,正是湛江港集團科技引領、數字賦能,打造招商局南方散貨母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未來,湛江港集團將深化建設“兩基地”“兩樞紐”“兩通道”“四中心”布局,持續推動AI、區塊鏈、5G等技術與港口全鏈條深度融合,強化40萬噸級船舶高效優質作業品牌,聚力建設智慧高效、低碳安全的區域強港,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戰略注入強勁“數智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