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實現公營毛薯基地100%盈利、畝均產量穩居3000斤以上、年均吸納周邊勞動力超萬人次,帶動農場區域旱糧種植突破2000畝……
這是湛江農墾晨光農場堅持創新模式,在旱糧種植領域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據了解,今年以來,晨光農場通過“公營基地示范引領+承包戶全域聯動”的創新實踐,農場在穩糧保供、產業升級、墾地融合的征程中取得積極成效,為農場產業振興注入源頭活水,譜寫產業發展新篇章。
種植毛薯。
因地制宜,沙瓤地里“金疙瘩”
充分依托自身獨特的沙壤土質稟賦,晨光農場探索發展毛薯特色種植產業,創新性地實施毛薯種植三年攻堅計劃。2023年,率先種植175畝毛薯立標桿,2024至2025年持續深耕115畝固成效。
通過現代化農業技術與管理模式,力求實現畝產效益最大化。農場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精選早熟高產的尖頭毛薯品種,創新錯季供應策略,推動收獲期前移30天,精準填補市場空窗期,讓昔日貧瘠的沙壤地煥發“噸糧田”生機,為區域旱糧擴種樹立可復制推廣的標桿范式。
良種良法,提高產量有新招
晨光農場深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真諦,以現代農業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建立標準化毛薯種植規程。通過種苗脫毒處理、水肥調控等關鍵技術應用,構建起全流程標準化管理體系。
以“良種+良法”雙輪驅動為周邊區域打造旱糧產業高產樣板。優選抗逆性強的尖頭毛薯良種,配合種薯消毒、合理密植等組合技術筑牢防災屏障;運用無人機植保實現節本增效;創新運用土壤監測技術實現水肥配比精準調控,形成“作物—有機肥—生態循環”立體種植結構。在播種前施腐熟有機肥活化土壤微生態,采用地膜栽培技術,有效阻隔水肥流失通道,減少化肥使用25%,實現畝產穩定在3300斤以上,較區域同類作物增產13.33%,讓產業振興與綠色發展同頻共振。2024年,氣候狀況復雜多變,多地遭受極端天氣影響。在此背景下,晨光農場115畝核心示范區逆勢實現產量3368.75斤/畝,展現現代農業技術對穩產增收的保障作用。
收獲毛薯。
創新營銷,示范引領出實效
晨光農場以薯興業破題,創新推行訂單農業模式,開辟產業增值新賽道。以穩定收購渠道為依托,與龍頭企業和大收購商達成毛薯直供協議,打造出從田壟到市場的黃金通道,讓“種得科學”與“賣得暢達”形成完美閉環。2023年首期試種175畝即首戰告捷,實現畝產效益1566元的突破性成果,為周邊種植提供可復制的樣板路徑。
農場不僅自身發展毛薯產業,同時還積極為周邊農戶提供從種到收的技術護航,筑牢現代農業發展根基,帶動周邊薯類旱糧產業規模擴至2000余畝。土地租金從700元/畝漲至900元/畝,務工薪酬躍升至110元/人,催生“核心示范-連片擴展-全鏈增值”的發展新范式。
從沙壤地里的“金疙瘩”到產業振興的“新引擎”,晨光農場以黨建引領聚合力,充分運用現代農業技術+互聯網營銷思維,持續探索毛薯產業發展新路徑。下一步,晨光農場將繼續深耕旱糧產業藍海,深化產業鏈式發展,為產業振興書寫新時代的晨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