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3·5”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命名了第十一批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湛江有2個集體、3名個人入選“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我市榮獲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集體的分別是國家稅務總局湛江市霞山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湛江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3名廣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個人分別是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蘇智鏗、湛江市霞山區新興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胥文濤、 湛江遂溪縣眾成志愿者協會會長蘇娟。
這些標兵集體和個人來自我市機關、醫院、窗口服務單位等基層一線的單位和個人。他們立足本職、建功崗位,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和貢獻,是雷鋒精神的忠實傳承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
國家稅務總局湛江市稅務局納稅服務運營中心(霞山)。
國家稅務總局湛江市霞山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
雷鋒精神領前行 崗位奉獻顯青春
“雷鋒信念,人人可學;爭做先鋒,人人可為。”在國家稅務總局湛江市霞山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念。
霞稅一分局主要負責全區3萬戶納稅人和19萬社保參保人的各類涉稅(費)事宜辦理,日均接待人流量超過650人次。近年來,該局深入學習雷鋒同志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堅定立場和躬身實踐、崗位建功的實干擔當,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把學習弘揚雷鋒精神融入具體稅收工作中。納稅人評價滿意率長居各縣、區稅務局前列。先后榮獲一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稅務系統黨支部建設示范點、廣東稅務系統首批五星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等榮譽稱號。
霞稅一分局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青春涌向黨、五彩匯稅夢”主題黨建為抓手,建設黨支部“火紅陣地”“蔚藍e家”“青風驛站”等陣地,開設“青春講壇”“小班教學”“夜校班”,不斷增強服務本領的同時,集約統籌服務資源、縮減人工窗口,日均叫號量由315筆大幅縮減至63筆,月處理網上業務量超過11000條。完善稅費訴求分級分類處理和快速響應機制,稅費訴求辦結率達98.5%。
霞稅一分局堅持“小窗口大服務”理念,全體干部職工把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千方百計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優質精細服務,在政策落實上做加法,在辦稅流程上做減法,在創先服務上做乘法,在疏通堵點上做除法,推出一系列成效顯著的便民實招。
該局組建“向日葵工作室”,以典型引領推動雷鋒精神與稅收業務相融合。在全市首創制作12大類200余項業務操作教程二維碼,納稅人可掃碼即辦。聯合社保、市監、公檢法等多部門參與稅收共治,構建疏通“內部+外部”機制,確保矛盾糾紛化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老國企407名職工迅速辦理房產過戶業務,解決“出證慢”問題。加強與地方政數局合作,在3個工業園區實現網點延伸,試點政務視頻辦事,滿足納稅人繳費人“身邊辦”的需求。
霞稅一分局自覺擔當社會責任,秉持著“用心辦好惠民實事”的理念,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企業、街道,開展專項輔導宣傳,把優惠政策和便民舉措送到群眾手中。連續多年開展青少年稅法宣傳員實踐志愿活動,為100余組親子家庭定制“稅法知識之旅”。組織青年、巾幗志愿服務隊開展環境整治、環保宣傳、文明行為引導等活動33場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榜樣的力量將使命和擔當貫穿到稅收工作中,推動整體工作爭先進位。
定期到共建社區、包幫村組織慰問困難群眾、結對幫扶兒童,組織干部職工無償獻血捐款……霞稅一分局“稅務藍”的身影處處閃動,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湛江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
熱情高效服務群眾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湛江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是湛江市政府為暢通社情民意,搭建政府與市民溝通渠道而建立快捷、高效的綜合服務平臺。
每年春運、重大節假日以及各類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發生時,12345熱線平臺都能快速啟動聯動工作機制,主動承擔答疑解惑、傾聽民聲、聯系部門的重要任務。熱線話務員以雷鋒為榜樣,堅持以百姓心為心,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機會,全天候24小時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近年來,12345熱線運行不斷規范化,督促各熱線成員單位強化宗旨意識、認真履行職責,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先后被評為湛江市三八紅旗集體、湛江市青年文明號、廣東省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為暢通群眾反映訴求渠道,12345熱線持續在提升接通率上下苦功、求突破。通過提供線上線下多種訴求反映渠道、設置IVR分流、根據話務情況科學合理調整話務員班次等方式,不斷提升熱線接通率。2024年,12345熱線呼入量150萬余宗,除IVR直接解答分流外,共收到群眾訴求91萬余宗,按時辦結率99.97%,群眾滿意率99.56%,接通率96.41%。
在實現群眾來電“打得進、接得通”的基礎上,12345熱線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確保熱線工單辦得實。嚴格推行“首接負責、屬地兜底、接訴即辦”等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不滿意工單發回重辦、職能部門定期開展業務培訓等制度作用,提升承辦部門對市民訴求解決力度。
12345熱線堅持用心辦好涉企訴求,多渠道、多措施強化有關市場主體訴求響應。2024年以來,12345熱線共受理市場主體訴求17017宗,按時辦結率100%,滿意率100%。
為深化工單數據應用,12345熱線重點整理社會民生、市場經濟、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數據,為營商環境、巡視巡察、審計等工作提供各類專項數據分析通報,為輔助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堅實支撐。
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蘇智鏗。
蘇智鏗:大愛無疆 守護生命
蘇智鏗現任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門急診黨支部書記。從醫18年來,他始終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帶領急診團隊在急救前線、抗疫戰場、公益服務和技術創新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先后榮獲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獨立勛章、市優秀共產黨員、湛江市好醫生、廣東省醫療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14年,蘇智鏗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請纓參加中國第27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遠赴非洲執行醫療援助任務。其間,由于業務能力突出,他被調入總統保健組,不僅出色完成了日常醫療保健工作,還積極參與當地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其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得到了赤道幾內亞政府的高度評價,彰顯大國醫者風范。
救死扶傷是蘇智鏗作為醫生的工作日常。2023年10月,受臺風襲擊,湛江市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轄區內有一名胸悶氣促患者急需救治,但因水澇圍困,救護車無法抵達現場。接到調度通知,蘇智鏗立即帶領急救團隊徒步涉水2公里趕往患者所在地。途中,他主動在前探路,冒險在洪澇中開辟了一條生命通道。經過緊張搶救,患者最終轉危為安。這一幕被現場群眾用手機記錄下來并上傳至網絡,迅速引發廣泛關注,獲得數十萬網友點贊。
急診科是醫院救治急危重癥的前沿陣地。作為急診科主任,蘇智鏗主導優化急救流程,將出車響應時間壓縮至3分鐘內,并建立“急救綠色通道”,使急性創傷患者的救治時間縮短40%。在他的帶領下,醫院急診科每年的院前急救任務完成量都名列全市醫療系統第二,中醫系統第一。
與此同時,蘇智鏗致力于科普宣傳。與院團委一起積極組建青年志愿者服務團隊,定期開展“生活基本救護知識志愿培訓”活動,已完成培訓活動100多場次,在赤坎、麻章、廉江等多地進行聯合義診及宣教活動,年內累計惠及民眾近5萬人次。
作為門急診黨支部書記,蘇智鏗創新開展“黨建+急診急救”項目,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門急診黨支部先后榮獲湛江市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霞山區新興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胥文濤。
胥文濤:勇赴危難 敬業奉獻
霞山區新興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胥文濤2015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發揚消防指戰員“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戰斗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他曾榮獲省消防救援總隊優秀黨務工作者、教育整訓先進個人等榮譽8次,榮立個人年度三等功1次。他所帶領的黨支部被省直機關工委命名為“四強”黨支部,團支部獲評一星級省級青年文明號、省級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
作為一名基層消防救援站的黨支部書記,胥文濤以雷鋒精神為標準,深化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委員責任區創建活動,積極打造黨員“先鋒工程”。組織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引導消防員學雷鋒事跡、走雷鋒道路、創雷鋒業績,在濃厚的學雷鋒氛圍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愛一行”。胥文濤始終秉承雷鋒“螺絲釘”精神,立足自身崗位積極學習鉆研。多次參加省總隊、市支隊政工比武名列前茅;曾被省總隊評定為“南粵優才”高級教員。帶領站內隊員創新“緊急避險喇叭”“安全員背心”等器材8項,目前已取得國家專利3件。
在完成滅火救援和戰備訓練等職責的同時,胥文濤積極參與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每年組織和帶領隊友們深入社區開展學雷鋒活動200多次,組織無償獻血近萬毫升,經常探望慰問轄區困難學生、孤寡老人,傳遞“火焰藍”的溫暖。發揮專業優勢,帶領隊員深入轄區學校、居民小區、企業,開展消防安全公益宣講、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把消防知識送進千家萬戶,有效消除了一大批火災隱患,增強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作為一名消防員,胥文濤以雷鋒為標桿,為守護群眾平安,滅烈火、戰洪水,先后參加滅火救援和搶險救災任務3000余起,救助被困群眾200多人,在水與火的考驗中,踐行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雷鋒精神。
在2024年抗擊臺風“摩羯”過程中,胥文濤帶隊參與徐聞災后重建,以日均睡眠5小時、步行2萬步的工作狀態,連續奮戰96小時,清理障礙物84處,作業供電線路任務點300余處,清理高壓輸電線4根,協助疏通交通道路7公里,高效助力受災群眾早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遂溪縣眾成志愿者協會會長蘇娟。
蘇娟:熱心公益 情暖人間
蘇娟是一名普通的個體戶,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從1995年至今,她熱心公益,扶貧濟困,以大愛情懷譜寫了一篇篇公益贊歌。
她曾獲縣、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先后獲得“廣東好人”、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廣東省“最美家庭”、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東省“最美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三十年來,蘇娟熱心公益,關心困難群體。她尤其是牽掛遂溪縣文化藝術學校孤兒的成長,每年中秋節、六一兒童節等節假日,都到該校走訪慰問,重點資助了13名孤兒茁壯成長。多年來,捐贈給縣文化藝術學校的資金及生活物資累計60多萬元。
在參與公益事業的過程中,蘇娟清楚地認識到,樂善好施、做好人好事,僅靠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要讓更多的人和社會的力量加入愛心的行列,才能更持久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2019年,蘇娟和幾位愛心人士牽頭發動,成立了遂溪縣眾成志愿者協會并當選會長。
在蘇娟的帶領下,每天都有8至12名巾幗志愿者在眾成志愿者服務站堅守崗位,提供測體溫、咨詢信息、指引交通等便民服務活動,巾幗志愿服務隊為群眾辦實事10000多件。同時,積極參加交通維護、治安巡邏等公益活動350多場次。牽頭組織或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濟困活動,為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在全縣志愿服務隊伍中樹起了一面旗幟。
蘇娟記錄在冊的活動已超過1000次,共幫扶300余人次,先后成立界炮西灣、城月后溪和楊柑鎮蘇屋3個愛心幫扶小組,對貧困學生進行持續有力的資助。積極協調民政、志愿聯合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共幫扶300多人次,通過送資金、米面、衣物等形式,拓展資助渠道,共計捐資捐物價值近90000元。
從行善幫扶的“獨行俠”到志愿者“指揮官”,蘇娟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譜寫了情滿人間的動人篇章。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