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25年首場廣東縣域招商推介會(農副產品加工及水飲料產業專場)近日在廣州舉行,會上發布了首批2025年廣東縣域招商項目機會清單,湛江有17個項目入選。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興,國家強。縣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在國家整體經濟格局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數據顯示,近三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在縣域產業集群中。對于湛江而言,縣域經濟是突出短板,也是巨大的“潛力板”。借首場廣東縣域招商推介會的東風,湛江入選的17個項目主導產業涵蓋新一代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這不僅體現了湛江在產業發展上的多元化布局,也反映出湛江縣域在承接產業轉移、培育新興產業方面的積極探索。
相較于大城市,縣域招商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資源依賴性強。縣域往往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或產業基礎,招商工作需緊密圍繞這些優勢展開。其次,產業鏈條短、產業鏈單一,這是不少地方的共性問題。再者,政策靈活性較高。通常能夠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靈活、優惠的政策,以吸引企業投資。針對這些特點,近年一些地方開始探索“場景招商”。簡單說,“場景招商”就是圍繞新技術新領域,梳理、公布場景清單,告訴企業“我們要什么”,吸引有能力的企業“接單”落地。過去,地方招商往往只看重單一生產資源的比較,比如土地、用水、用電、用人、原材料等成本,卻忽視已有產業資源能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如今,培養鏈主企業,逐步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成為新思路。這次,首批2025年廣東縣域招商項目機會清單的公布,就讓湛江各縣域將“比較優勢”與“競逐賽道”曬了出來,有利于更精準招商。
從入選名單的17個湛江項目可以看到,“精準定位”是一大特點。各縣(市、區)深入分析縣域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明確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方向,著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產業集群。例如雷州,廣東雷州經濟開發區B區瞄準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安全應急與環保、裝備制造等產業;而C區則聚焦先進材料、新能源、物流產業等新賽道。
向“新”而行,又是一大特點。長期以來,部分縣域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對傳統產業依賴度較高。而此次引入的新興產業項目,有望打破這種單一結構,構建更加多元、穩定的經濟體系。以徐聞為例,湛江徐聞產業園區涉及裝備制造、現代農業與食品、物流產業等多個領域,這不僅能提升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還能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提高農業附加值,實現縣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此外,此次招商活動還有助于湛江縣域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的背景下,湛江縣域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強產業合作,能夠更好地與周邊地區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例如,廣湛園(奮勇高新區)先進產業轉移園項目,有利于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協同創新,提升湛江縣域在區域產業分工中的地位,為湛江全面融入大灣區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機會、塑造優勢。
小縣域,大能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馳而不息的長跑,也是不舍晝夜的攀登。期待湛江縣域招商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