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場觀眾的注視下,89歲高齡的祖賓·梅塔出現在上場口,然后一步一步地“挪”向舞臺中央,2月25日晚,時隔不到一年,這位指揮巨匠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熱烈的掌聲伴著銀發的梅塔緩緩坐上指揮臺,隨即變作屏息欣賞的寧靜,梅塔雙手落下,西東合集管弦樂團的樂聲如畫筆拂過,把一片晨曦微露的田野送到了觀眾“眼前”。
指揮大師祖賓·梅塔。牛小北/攝
上半場,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率先奏響。作為貝多芬唯一一部自命標題的交響作品,“田園”縈繞著作曲家對田園生活的情感與回憶。在梅塔舉重若輕的引領下,弦樂與木管的對話輕盈流暢,長笛模擬的鳥鳴婉轉悠遠。無論“暴風雨”的雷霆萬鈞之勢,還是雨過天晴后的溫暖音色,都在梅塔的把控和樂團的演繹中層層展開。
下半場,舒伯特《第九交響曲“偉大”》吐露磅礴氣象。相較于舒伯特的其他交響曲,這部作品的規模更加宏大,且充滿雄渾宏偉的氣質,梅塔將它詮釋得猶如一部寬廣深厚的史詩,終曲部分,樂團的速度與力度循序推進,匯成排山倒海的音浪回旋、爆發,當最后一個音符在空氣中消散,喝彩向著梅塔席卷而來,久久不息。幾次返場致謝后,梅塔“拋棄”坐了整晚的椅子,站立著為觀眾加演《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這位曾五度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大師,與中國樂迷有著幾十年的深厚情緣。
牛小北/攝
“我對中國的感情是無限的。”抵達北京前,梅塔如此回應觀眾的期待。人們常問,耄耋之年,他為何能一直活躍于舞臺之上,“熱愛”是梅塔永遠會給出的答案。你也許不忍看他蹣跚的步伐,但只要音樂開始流淌,所有的擔憂和雜念都會被沖散,梅塔又變成了那個純粹的、光芒耀眼的指揮家。他仍未抵達藝術生涯的終點:“盡管我已經快90歲了,但接下來的五年里,我的職業、我對音樂的熱愛,讓我仍然計劃在歐洲、美國和亞洲舉辦音樂會。”
2月26日晚,祖賓·梅塔將繼續執棒西東合集管弦樂團亮相國家大劇院。他們將攜手韓裔小提琴演奏家康珠美聯袂呈現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并帶來色彩瑰麗的韋伯《奧伯龍》序曲、標志柴科夫斯基交響曲創作進入成熟時期的《第四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