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學期已開學,記者采訪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莊銀安時了解到,流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冬春季為高發期。此外,消化道傳染病如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在兒童中也較為常見,學校和家庭要采取科學有效預防措施,做好個人防護,注意防范呼吸道、腸道傳染病,確保學生健康安全。
莊銀安醫生介紹,流感潛伏期一般是1—7天,多為2—4天。感染流感后,臨床表現為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有部分患者出現高熱癥狀,體溫可達39—40℃,并伴有畏寒、頭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胃腸道不適感。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尤其是老人、孕婦、嬰幼兒等高危人群,應迅速就醫。針對流感有很好的治療辦法,但要盡早用藥,在癥狀出現的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至關重要,這能有效縮短病程并減少并發癥風險。
在流感流行季節,莊銀安建議市民注意個人防護,盡量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注意個人衛生,保證充足睡眠。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未洗手應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外出時戴口罩,特別是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更應戴口罩。建議在每年流感季到來之前進行流感疫苗預防接種,尤其是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者更應及早接種,可以減少感染機會或者減輕癥狀。
中藥助力緩解流感癥狀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中醫科黃秀杰主治醫師介紹,流感在中醫稱之為“時行感冒”或“時行戾氣”,早從《黃帝內經》開始,就以“傷寒”統稱外感疾病。許多行之有效的中藥對流感防治有助力,其中包括大家常見的板藍根、金銀花、連翹、薄荷、蒲公英等中草藥。但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要結合飲用者的個體稟賦才能發揮功效,建議大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茶飲和藥膳:
針對風熱感冒人群
黃秀杰醫生介紹,中醫認為,風熱感冒就是人體受到風熱之邪侵襲犯表、肺氣失和而導致的病癥。它的主要表現是發熱明顯。臨床癥狀多見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疼痛,舌尖邊紅、苔薄白或微黃。
薄荷粥
材料:新鮮薄荷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大米、薄荷葉洗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粒軟爛。后將薄荷洗凈入鍋,煮5分鐘左右即可,趁熱食用。
功效:緩解風熱感冒癥狀。
金銀花茶
材料:金銀花30克。
做法:金銀花洗凈入鍋,加入清水約1500ml,浸泡30分鐘后,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30分鐘,加入冰糖煮溶后放涼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特別適合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頭痛癥狀,但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人群忌用此茶。
鹽蒸橙子
材料:橙子1個,食鹽少許。
做法:洗凈橙子切去頂部,用少許食鹽均勻撒在橙肉上,用筷子戳幾下,便于鹽份滲入,蓋上橙頂,裝入碗中,水開后蒸10分鐘左右,取出后去皮,取果肉連同蒸出來的水一起吃。
功效:有效緩解咳嗽、咽喉腫痛、痰黃等癥狀。
針對風寒感冒人群
黃秀杰醫生介紹,中醫認為,風寒感冒就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發病多在秋冬、冬春季節常見,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和無汗,一般發熱的溫度都不高,同時還伴有頭疼、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癥狀;經常咳嗽有痰,痰白稀,咽癢,口不渴或渴喜熱飲,檢查咽喉無明顯紅腫,舌苔白色,舌苔較薄。
花椒燉雪梨
材料:雪梨1個,花椒10—20顆,冰糖適量。
做法:將雪梨洗凈,從上方1/3處切開,用勺子將梨核挖出,在挖空的雪梨中放入花椒和冰糖以及適量的清水,切下的梨蓋蓋回,隔水蒸30分鐘即可。
功效:溫肺散寒止咳。
蒸大蒜水
材料:大蒜3—4瓣。
做法:大蒜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血糖高的人群可用鹽替代或者不放調味品),加入半碗水,加蓋隔水蒸15分鐘,晾溫熱后喝水。
功效:緩解風寒咳嗽癥狀。
可樂姜湯
材料:可樂1瓶,生姜半塊。
做法:姜切片或切細絲,可樂倒入鍋中,加入生姜,小火煮開,慢熬10分鐘,令姜味滲入可樂中,晾溫熱后喝。
功效:祛風散寒,宣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