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初步測算,2025年春節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全省接待游客8011.8萬人次,同比增長5.3%;實現旅游收入745.3億元,同比增長7.5%。據2025年春節假期全省游客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春節假期期間,全省游客人均花費930元,同比增長2%。
據了解,全省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游客2558.3萬人次,同比增長6.5%;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沿線重點區域接待游客546.8萬人次,同比增長5.1%;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接待游客165.3萬人次,同比增長5.4%;納入監測的100個鄉村旅游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351.3萬人次,同比增長6%;納入監測的80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接待152.9萬人次,同比增長5.5%。
重策劃、惠民生,擦亮“請到廣東過大年”品牌
以“請到廣東過大年”為主題,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接地氣、暖人心、順民意的文旅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全方位展示廣東文旅資源,開展了“悅享冬日 暖暖廣東”冬季文旅宣傳推介活動,發布了專題宣傳片;聯合央視新聞推出“請到廣東過大年”宣傳視頻,全省21個地市文旅推薦官和廣東文旅星推官向全國人民發出盛情邀約。此外,邀請互聯網電商頭部主播董宇輝及其團隊開啟“閱山河廣東行”,四天走播五城,深度解鎖廣東文旅魅力,相關話題多次登上熱搜,專場直播銷售額達2.4億元。南方小年夜直播活動由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和10位網絡達人帶領網友們逛吃廣東、品味年味,實時觀看人數達數百萬。
春節期間,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面向來粵游客及本省居民發放總計8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截至2月4日12:00,已帶動訂單金額超6155萬元,直接帶動比約為1:8.3。多地也推出了豐富的促消費活動,發放消費券、優惠券等,進一步激發了文旅消費潛力。全省還精心策劃了8000多場特色惠民文化和旅游活動,包括“博物館里過大年”“非遺賀新春”“粵劇過年睇大戲”等主題活動。
深融合、強體驗,文旅產品供給豐富
依托文化場館、景區景點、歷史街區等場景,廣東全省各地創新融入年俗文化元素,融合發展“展覽+旅游”“演藝+旅游”“科技+旅游”等新業態,打造一批文體旅商消費融合新場景,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假日消費需求。
其中,重點文旅項目接連“上新”,為春節假期游玩提供更多新選擇。同時,全省各地也通過無人機、機器人、直升機低空旅游等項目,科技賦能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
文旅消費新場景也提檔升級,深圳華僑城旅游度假區錦繡中華重點推出全新創新產品“主題化沉浸式新文娛旅游街區”。廣東省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院、廣州博物館等一系列春節“上新”的文博新玩法,也為文旅產業注入新動能。
承傳統、展新顏,年俗活動煥發新彩
春節假期,圍繞春節申遺成功和“請到廣東過大年”主題活動,全省各地推出了文化市集、演出、展覽、非遺體驗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為游客帶來豐富的節日文旅消費選擇,同時也讓年俗活動煥發新彩。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各地推出“粵動村晚”——記錄廣東火熱鄉村文化生活系列報道,春節期間共舉辦23場民俗特色濃厚、年味十足的“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廣州南沙粵港澳大灣區燈會等活動,深受游客青睞。各具特色的年俗活動,豐富的文化節慶活動,成為吸引游客的關鍵。
強推廣、促交流,嶺南文化出圈出海
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為契機,積極傳承弘揚春節文化。在今年的春晚舞臺上,揭陽普寧南山英歌隊、富美青年英歌隊激情起舞。廣州歌舞劇院編排的舞劇《英歌》精選片段在央視多個頻道輪番上演,展現了廣東非遺的獨特魅力。
繼普寧英歌在2024年春節參加英國倫敦春節慶典后,汕頭潮陽西門英歌隊一行1月28日至2月4日遠赴德國、法國參加“歡樂春節”活動,首創的“男女英歌對打”亮相海外,全面展示廣東非遺的獨特魅力,傳遞中國新年的祝福與美好愿景。據統計,廣東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約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有力促進了文明的交流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