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筆者生活的小區內出現了不少老年人,他們遠道而來,和兒女們團聚在湛江過大年,感受湛江濃濃的年味。老人到兒女生活的城市過年,被稱之為“反向過年”,這股潮流在今年湛江體現得更突出、更有特色。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子女們返鄉過年是幾十年形成的傳統習俗。然而,春節的假期就那么幾天,路上一番折騰回到家里,過不了幾天又要踏上歸程。年輕人在城市工作,生活壓力大,休假時間寶貴,與其身心疲憊地返鄉,不如請父母到所在城市團聚,時間也不受限制,可盡興地玩。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親情就在,年就在。“反向過年”并未改變孝敬、親情、團圓相聚的美好時光。
“反向過年”有助于城鄉文化更好地融合。父母來到城里,可游覽城市風景名勝,直觀感受當地過大年的情景,熟悉兒女們的生活環境和在城市打拼的狀態,收獲大、更安心。
“反向過年”還能減少運輸壓力。反向旅途的車票機票較為充裕,而且票價較低,像飛機票都有一定的折扣優惠。從遠方進城的父母,坐上價廉快捷舒適的飛機、高鐵,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反向過節”是不少城市共有的現象,雖然團圓形式在變,但為疏解春運壓力,打開了另一條路。“反向過節”,代際之間溫情互融,城鄉文化彼此滲透,春節傳遞的親情始終如一,且更有厚重感。
湛江的冬日氣候宜人,一灣兩岸的海濱城市風光吸引著眾多外地老人前來。父母進城不僅需要子女張開懷抱,更呼喚城市以包容與溫情實現美好的“雙向奔赴”。需要湛江有關部門做好適老化服務,如在車站、港口、機場增加志愿者服務,協助老年人提行李等;社區可組織豐富多彩的聯歡活動,讓外地老人等群體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讓在湛江過年成為這些老人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