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織作品。
日前,2024年雷州市教育系統創建未成年人“蒲草”傳統文化工作品牌活動在雷州沈塘鎮中心小學及塘邊小學開展,孩子們親近蒲草、學習草編織技藝,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當天上午,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同學們3至5人為1小組圍坐在蒲草席上,認真地編織蒲草。2個多小時后,經過從起頭到最終割邊等步驟,一件件精美的純手工蒲織品便在一雙雙小手中誕生了。同學們捧著自己精心編織的蒲草作品視若珍寶,露出歡樂的笑臉。
學生現場蒲織。
學生蒲織作品展示。
傳承文化
蒲織融入學生生活
雷州蒲織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傳承雷州特色文化,沈塘鎮中心小學在2022年開啟以蒲草文化為主題的“一校一品”強校工作。該校黨總支書記何景湘介紹,該校以“我手蒲我心,織七彩童年”理念,與沈塘鎮后山村蒲草生產基地等多部門聯合,編寫了校本課程,開設蒲織課程,深受師生歡迎。沈塘中心小學校長符望成說:“蒲草編織課程,迅速引起師生們的興趣并融入校園生活。老師在教學中也注重蒲草文化的滲透,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像蒲草一樣堅韌的人。很多家長高興地告訴我們,孩子現在回家能和長輩一起編織草席、草帽、草籮筐等手工制品,也與父輩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動話題,家庭親子關系更融洽了。”
今年該校參加了湛江市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取得優異成績。其中,陳彩煥同學的手工制作《蒲織夢》獲鄉村振興組一等獎,陳南茜同學手工藝制作立體作品《蒲衫》獲小學甲組一等獎,陳南茜同學手工藝制作立體作品《蒲衫》入選參加廣東省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現場活動。
接下來,沈塘鎮中心小學將繼續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生興趣小組培養,努力提升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培養“小小文化傳承人”。
蒲織“時裝”。
蒲織也時尚。
學生心聲
提升空間想象力
陳彩煥同學:我從小就接觸到蒲草編織,因為我家里人都會編織,知道學校有編織課程,我第一個報名參加。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提升。我可以根據自己想法編織出各種各樣的實用工具和裝飾品,特別有成就感。這次老師將我的作品選去參加比賽,還獲了第一名,我很高興,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家鄉的傳統技藝。
希望更多人喜歡上蒲織
陳南茜同學:我剛開始嘗試編織蒲草時,看著老師輕松地將蒲草變成漂亮的圖案,自己做起來卻漏洞百出,不是蒲草斷了就是編織結構不緊實,真的很受打擊。隨著不斷努力,我逐漸找到了竅門。我不僅學會了蒲草編織的技巧,還收獲了滿滿的自信。當我完成第一件作品時,那種喜悅無法形容。這次我的作品獲了獎,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了解并喜歡上蒲草編織,讓它在我們這一代繼續傳承下去。
感受厚重的文化積淀
李樂怡同學:在蒲草編織過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梳理、搓捻、捏合,從中感受到蒲草編織的厚重文化積淀。有時,我的雙手因為用力過度而受傷,老師都會提醒我要循序漸進。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自信。
小知識:
雷州蒲草編織產品種類繁多,主要分為生活用品類、生產勞動用品類、勞保用品類、工藝品類。主要工序有割草、選草、曬草,舂草、染草、起頭、織肉、織花、織角、穿邊等,所有工序均是純手工操作。如今沈塘鎮的蒲草編織制品暢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國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