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組圖/記者劉冀城 攝
11月8日,湛江日報社慶祝第25個中國記者節大會在湛江日報社融媒大樓召開。來自報社各部門的編輯、記者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屬于新聞工作者的特殊節日,進一步增強全社干部職工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增強深化改革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會上,湛江日報社為服務滿30周年的員工及十佳通訊員頒發了紀念品。隨后,新員工代表、資深記者代表、服務滿30周年員工代表、十佳通訊員代表相繼登臺,滿懷激情地分享了各自的從業經歷與心得感悟,深情表達了對新聞事業的無限熱愛與不懈追求。
會議向全體記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會議強調,湛江日報社新聞工作者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正面宣傳凝心聚力,持續擴大優質新聞內容生產。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合,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用流量和效果說話。要增強本領、錘煉作風,深入基層一線,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提升業務水平,做黨的政策主張傳播者、時代風云記錄者、社會進步推動者、公平正義守望者,為湛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新聞力量。
近年來,湛江日報社聚焦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等各領域做精策劃報道,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深入報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新舉措、新成效,講述湛江故事、傳遞湛江聲音。未來,湛江日報社新聞工作者將繼續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始終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聞產品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輿論保障。
服務滿30周年員工代表 梁華
感恩 敢拼
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離不開根的營養滋潤。報社就像一個溫暖的港灣,保護著我們周全。第25個中國記者節,我想對報社說,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回望三十年風雨路,我領會到了“學無止境”的人生真諦。從最初的懵懂小編,到現在的高級編輯,每一步都凝聚著汗水與智慧,成為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財富。30年來,我一直奮戰在新聞崗位的第一線,從白天干到黑夜,從黑發干到白發。我是報社近30年來唯一一個連續堅守在夜班編輯崗位上的“夜貓”,其中26個除夕夜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
回望三十年風雨路,我學會了“敢于拼搏”的敬業精神。自1994年踏足新聞界,我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新聞戰役不計其數,親歷了湛江日報社榮獲“中國地市報報業發展50強”稱號的點點滴滴,見證了湛江日報社7次獲得廣東新聞獎一等獎、5度沖擊中國新聞獎的高光時刻。激情燃燒的歲月,擼起袖子加油干。不管是抗擊臺風還是抗擊新冠疫情,不管是“嫦娥”飛天還是“蛟龍”下海,我都有幸參與報道,忠于職守,嚴于律己,絕不停留在“擺平即水平”的低要求上。
回望三十年風雨路,我學會了“勇于擔當”的無畏精神。平時,我瞪大眼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做好日常工作,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守住黨媒一方輿論陣地的安全。
回望三十年風雨路,我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身邊人的支持與幫助。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歷與感悟,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華章。
資深記者代表 鄭時雨
熱愛 堅守
作為一名新聞戰線的老兵,此時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對報社的深厚情感,更加深感榮幸。時光如白駒過隙,一眨眼間,我從一名新聞系的學子,成長為報社資深的新聞工作者,已經把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奉獻給報社,我深感自豪!
回首過去,從業31年,我見證了報業的春華秋實,經歷了報業的風雨兼程。隨著時代的進步,媒體融合不斷深入。在這31年里,報社就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巨輪,在媒體競爭的海洋中奮勇前行。而我,就像是一名忠誠的水手,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保持著對新聞的熱愛;始終堅守崗位,堅守著我們的初心!未來,我還需要繼續熟練掌握應用新媒體十八般武藝,樹立面對困難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才能夠面對更大的挑戰。
一直以來,湛江日報社積極擁抱變化,不斷創新。從當初的日報和晚報,發展到現在報網端傳媒矩陣,從單一的文字圖片報道到視頻直播、H5、SVG等多元化傳播方式,湛江日報社始終走在全國地市報前列。作為湛江日報社新媒體的一員,我深感自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31年來,我深深地體會到,報社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在這里,我們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每一次面對挑戰,我們都能緊緊團結在一起,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最后,我要深深感恩報社給予我的一切。在未來的日子里,在報社班子的堅強領導下,我要和日微團隊共同奮斗,更好地服務市委中心工作、服務廣大讀者,講好湛江故事!
十佳通訊員代表 張思燕
攜手唱響湛江好聲音
入選湛江日報社十佳通訊員,我感到很榮幸。2014年起,我開始作為廉江市的通訊員從事新聞工作,借此機會,我想與大家分享:
與良師益友同行,用筆和鏡頭記錄著城市的變遷。湛江日報是我的良師益友。在記者老師的身上,我學會了在與群眾聊天過程中完成采訪,學會了在采訪過程中尋找真相,學會了如何從事件表面看清事件本質。從學拍照到寫消息,從寫消息到寫通訊,從陪同采訪到成為稿件的主筆,十年來,我堅持用筆和鏡頭記錄橙鄉大地的變化,撰寫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精品力作,以正能量鼓舞激蕩更多向上向前的力量。
堅守新聞理想,陪著我最愛的城市一起變得更好。湛江日報是我案頭必備的報紙。只要在辦公室,我每天都要從頭到尾翻閱一次。大學期間,我修的是歷史學,畢業后從事新聞工作。有時我會感慨自己從一個學歷史的人變成一個寫歷史的人。史冊記載的大事記很多是來源于當前挖掘的新聞素材,現在寫新聞就是在寫當代的歷史。雖然在寫新聞的過程中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做很多“功課”去采訪,但我依然熱愛和敬畏這份職業。可以說,十年堅守是對文字的赤誠熱愛和對新聞理想的追求,我早已把新聞當成了事業來做,陪著我愛的城市一路走好、變好。
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輿論場的變化日新月異,有影響力的專業聲音依然重要,能為時代抒懷、為人民抒寫、為正義抒聲的記者依然是主流。我們會繼續與湛江日報合作,攜手并進,弘揚社會主旋律,唱響湛江好聲音。
新員工代表 陳妍
傳承新聞記者的責任與擔當
我很榮幸能夠作為報社的新員工代表在此發言,與大家共同慶祝第25個中國記者節。
去年10月,我帶著對新聞事業的憧憬,成為湛江日報社的一名文字記者。那時的我,就像一張白紙,對新聞的理解還停留在書本和課堂的理論知識中。而今,經過一年的學習與磨礪,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責任與擔當。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在部門領導和前輩的悉心指導與帶領下,多次深入湛江各縣(市、區)新聞采編一線,積極參與社會熱點、民生關注、文化活動等領域新聞的采訪與報道工作,從藍色牧場冬捕一線到南渡河畔稻浪滾滾,從機械轟鳴的生產現場到宜居宜業的“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見證并記錄城市發展的點滴變化。這段時間里,我還積極參加了報社組織的各類培訓和學習活動,從新聞寫作技巧到新媒體傳播策略的學習,從老記者的經驗分享到同行之間的交流研討,每一次學習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深刻認識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真實有價值的內容,如何在復雜多變的輿論場中堅守客觀公正的立場,是我們每一位新記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回望過去,我深感在報社的經歷是一段深刻而寶貴的旅程,這里有嚴謹求實的新聞態度,有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每一次的深入采訪,都讓我對新聞事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熱愛。展望未來,我將繼續保持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和執著追求,堅持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為社會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