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坡頭區的湛江灣實驗室。記者李忠 攝
“當前,坡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歷史主動,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不斷在坡頭落地成景。”
“坡頭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將涌現出更多的‘拓荒者’‘沖鋒者’‘領跑者’,把改革機遇轉化為改革紅利、發展紅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坡頭新篇章。”
“這不只是‘自上而下’‘等米下鍋’的改革,我們區更要把握好自發改革的機遇,不改革、改得慢都是不進則退。”
……
中共坡頭區委十屆七次全會上,報告金句頻出、擲地有聲。此次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坡頭實踐新篇章。
湛江奧體中心。記者歐陽澤 攝
坡頭區乾塘鎮荷花名聲在外。記者李忠 攝
用好高新區招牌 搭乘“創新快車”
下一步,坡頭區將在這些方面謀篇破題、開創新局:
——用好“湛江高新區”招牌,盯住“經濟體制改革資源和空間最大的要素”做改革文章。高新區要在貫徹落實省委“發揮四大作用”上走在前列,在落實市委提出“打響湛江高新區招牌”上拿出硬措施,以更大的政治勇氣、智慧和擔當,謀劃實施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以創造性舉措實現引領性突破,努力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響的改革品牌,
——發揮“湛江灣實驗室”效應,盯住“新質生產力引領和帶動最強的要素”做改革文章。湛江灣實驗室在坡頭區布局落地后,一批科研中心、科創項目應聲而來,帶來了豐厚的科技創新資源,成為全市推動創新驅動的排頭兵。湛江灣實驗室既是湛江市的,也是坡頭區的,坡頭區將更加主動搭乘這輛“創新快車”,抓住這個產業科技創新的優勢和機遇,努力成為全市甚至全省主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深化“湛江中海油”協同,盯住“經濟硬實力支撐和份量最重的要素”做改革文章。坡頭區將奮力破除央地合作發展中的傳統路徑依賴,進一步加強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積極拓展新興產業領域合作跟投,在深度融合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上加大改革力度,實現互利共贏。
坡頭廉政公園坐落在海川快線與奮勇大道交匯處。記者郎樹臣 攝
錨定五大方面 力推坡頭高質量發展
一是錨定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上下功夫,用好高投集團AA+投融資專業化平臺,加強對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在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上下功夫,深入推進“全程代辦”“熟地招商”“親商助企”;用好區屬國資公司,聯動中海油、湛江灣實驗室以及建筑業央企等優勢主體,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模式;完善招商引資、招標投標、市場準入、社會信用、產權保護等體制機制。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深化與實驗室、醫科大、中海油等大型科研平臺合作,有效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建設“粵西數谷”,推動海洋信息、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產業加快發展,培育壯大坡頭數字產業集群優勢。推進大型商超綜合體實現零的突破,利用軍港資源打造更多“軍港之夜”網紅打卡點,支持各鎮(街)立足特色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強與廣州荔灣區合作共建,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推動企業“走出去”,培植對外開放坡頭優勢。
二是錨定教育強區、科技強區、人才強區,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荔灣·坡頭教育幫扶協作機制,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加強農村地區教育補短板行動,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用好湛江灣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和科創中心。優化“實驗室+平臺公司”模式,深挖“創新聯合體”效能。加大產業“新工匠”培養力度,聚焦優勢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關鍵環節,認真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持計劃”。
湛江市第二中學坡頭附屬學校。記者張鋒鋒 攝
中國海油湛江分公司位于坡頭的碼頭。記者李忠 攝
三是錨定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實施“百千萬工程”體制機制。推進海東片區、龍王灣片區、奧體片區和高鐵片區開發,加快南油三舊改造。推進奧體中心至調順島大橋濱海旅游公路、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建設,深化探索“飛地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壯大綠色石化、智能家電等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海工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探索“股票田”等村民入股合作模式,助力官渡生蠔、乾塘蓮藕、南三青蟹、金泉臘味等一批“坡頭優品”出圈。深入開展海岸線整治修復、魅力沙灘打造、海堤生態化、濱海濕地恢復、美麗海灣建設“五大工程”,推進奧體中心沙灘、南三島東岸“凈灘行動”提質增效。
四是錨定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深化民主和民生領域改革。持續擦亮“藍海同心”統戰工作品牌和“石榴籽抱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品牌。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探索“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建設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用好軍事主題公園、奧體片區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打響坡頭文旅品牌。講好坡頭“葭丁碑”故事。深入發展“生態+”旅游經濟,探索發展“蟹林共生”模式。
五是錨定打造平安坡頭,扎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擦亮“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金字招牌。完善法治坡頭建設體制機制,健全維護國家安全工作體系,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推動“平安夜訪”制度化常態化,學習推廣深圳“身邊事好商量”協商機制。
坡頭區龍頭工業園區,工人在電飯鍋生產線上忙碌。記者張鋒鋒 攝
數據看發展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韌性增強。2024年前三季度,坡頭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6.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5.0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0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7.96億元。簽約招商項目23個,協議投資額120.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招商項目19個。
城鄉發展活力迸發。超額完成“鄉村綠化”和“美麗庭院”任務,累計栽種樹苗13.7萬株,打造主題林101個,成功創建省級示范戶5戶、省級示范村1條;在“綠美廣東競風華”(湛江賽區)海選賽中榮獲第一名。片區開發如火如荼,完成13個批次584畝土地用地批復,掛牌出讓(劃撥)土地10宗約449畝。
民生事業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就業驛站建設,提供就業崗位13751個。加快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深化與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建立對點幫扶機制,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率達77.23%。加快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新增3所學校獲評國家級特色或示范類學校稱號。逐步建成主城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