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良姜,豐硒富美,上百“姜”土人才與姜農在田地里作業,輻射帶動更多群眾參與,逐步發展成為徐聞特色致富產業。
近年來,徐聞縣致力發揮人才助推良姜產業發展作用,把人才作為產業振興的第一資源和關鍵變量,深入實施“產業人才引進”工程,扎實推進人才工作提質年行動,推動政策、人才、資金、服務等各類資源下沉鄉村,結合良姜產業覆蓋8個鄉鎮實際,依托1個縣級、8個鎮級、1個村級人才驛站平臺載體,建立了10支“姜”土專業人才隊伍,讓鄉村振興與人才創新同頻共振。
搭平臺優服務 凝聚“姜”土人才
近日,徐聞良姜入選2024年首批“湛品”品牌公示名單,迎來品牌價值重塑、賦能產業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
為抓住機遇,推動良姜產業高質量發展,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作為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第一時間組織召開良姜品牌打造工作部署會議,同良姜企業、種植大戶、良姜合作社等對象深入探討,以落實良姜品牌“十件事”為抓手,建立黨委政府主導幫扶、企業人才創新創造、合作社與農戶聯動協作的運行工作機制,出臺品牌強農戰略、精品培育計劃,加強制度保障,匯聚職能部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及良姜人才隊伍等資源力量,著力打造具有高辨識度的徐聞良姜品牌。
多年以來,徐聞縣加強“良姜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優化良姜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陣地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推進良姜深度開發與科研,延伸加工、銷售產業鏈條,進一步提高附加值。同時,運用良姜大數據平臺強化市場監測,拓展電商行業、直播帶貨等業態,破解過去“盲種不增效、市場不寬、收益低”等難題。
位于前山鎮的牛哥驛站是良姜產業科技賦能的前沿陣地,徐聞縣通過加強與高校聯建合作協議簽訂,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模式,暢通人才輸送、人才培養、實踐鍛煉、智力支持、咨政服務等渠道,先后為5批次28名高校研究工作人員和本科、碩士、博士生提供實踐實訓平臺,切實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2021年以來,徐聞縣積極引進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碩士、博士16名,以姜峰教授領銜團隊為主,建立了由14個品種組成的種質資源庫、4個示范基地及1個脫毒姜種繁育基地,為良姜產業提供技術支撐。姜峰教授帶領團隊深入基層,把種姜秘訣送到群眾家門口,用改良種苗、抗病毒技術幫助農戶解決“姜瘟病”危害的揪心事,大大提高良姜生產質量。
作為良姜生產種植重鎮,龍塘鎮則設立“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充分發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的服務功能,將人才驛站與黨群服務中心深度融合,就近便利開展人才就業咨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業務,為優秀大學生、企業家、致富能手等返鄉就業創業青年提供優質服務,定期實地開展村民種植良姜技術指導,挖掘本土具有豐富的種植經驗、善于帶動群眾致富的良姜“土專家”“田秀才”,現納入該鎮良姜產業人才庫65人。
強人才優產業 科技賦能延伸產業價值
“2021年來,7名科技特派員接續努力,圍繞良姜種植采收、產地加工、精深加工等產業鏈關鍵薄弱環節,開展系列科技創新、成品轉化等技術攻關,突破良姜產業化技術、裝備與標準瓶頸,推動了良姜產業整體轉型升級,擦亮‘徐聞良姜’產業這一金字招牌。”徐聞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科技特派員通過推廣良姜種苗培育管理技術,使每畝良姜效益提升到3萬元。
人才興則產業興。徐聞作為農業大縣,也是中國良姜最主要的產地,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占全國良姜種植面積的70%以上,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全產業鏈年總產值可達28億元。良姜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需要人才涌流賦能。
為此,徐聞縣建立“資源共享、人才共聯、發展共促”機制,以龍塘鎮良姜產業為中心,聯合鄰鎮曲界、前山、下洋、錦和、下橋、南山、城北等鄉鎮,構建“良姜種植能手”“良姜加工能手”“良姜銷售能手”等“姜”土人才共育平臺,積極開展人才交流、培訓活動30次,既提供良好交流學習環境,也凝聚“姜”土人才引領良姜產業發展。通過一個個示范基地,把良姜高產值作物“種給農民看”,開展一節節田間課堂,將種植技術“講給農民聽”,帶動更多農戶拓寬種植良姜產業區域,形成人人致富的大產業。
為加強人才創新成果落地生根,徐聞縣加強院企聯動聯建,推動良姜龍頭企業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牽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國家熱帶重要作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探尋良姜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尤其在田間機械方面,多方合力研發推廣了莖稈粉碎還田機、聯合收獲機、種植機等田間生產機械6套,實現良姜種植收獲環節人工節省超過95%,生產效率提高了50倍以上,解決了良姜種植采收難題。
通過完善政策制度,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縣級領導一對一聯系服務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11名,從種植、采收、產地加工、產業園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大幅降低了姜農種植風險,有力推動良姜產業實現“土特產到大產業”提升,為助推“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大動力。
探索聯農模式 歸鄉人成致富帶頭人
當前,根據良姜產業實情,徐聞縣建立聯農帶農機制,采用土地流轉、訂單采購、“保底+分紅”、創業就業等多種方式,引導外出人員回鄉創業超300人,目前輻射帶動5000多戶農戶種植良姜增收致富。
徐聞縣堅持以歸鄉創業帶頭人為抓手,探索“企業+產業”“合作社+產業”運營管理模式,在多個采購點建立良姜加工廠,采用機器切塊、烘干模式,有效縮短加工時間,節約人工成本,有效提高良姜品質。
“良姜種植生產周期為3-4年,良姜采收后輪作其他農作物,這樣種出來的良姜產量高、質量好。”有著20多年種植經驗的龍塘鎮種植大戶符國隆種植良姜1200多畝,他辦起隆興經濟合作社,主要以種植良姜、收購良姜為主,吸引12名具備良姜技術人員加入合作社,實現人均年收入達7萬至8萬元,帶動110余人在家就業,成為帶頭致富的新農人。同時,推進電商運營,拓寬國外市場,10次將優質良姜產品出口銷往中東地區。
歸鄉人與新農人結對帶動群眾。下橋鎮充分挖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種植能手,分類建檔、動態管理,引導他們在引領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下橋南村種植能手黃堪學畢業后回到家鄉當起了村干部,帶頭用自家土地試行種植良姜,成為村里“姜專家”,影響帶動了5戶農戶種植良姜,積極提供播種、施肥、修剪等技術指導。
在徐聞良姜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支持下,廣東豐硒良姜有限公司創始人黃亮舞帶動良姜技術管理人員52人投身良姜加工產業,在品質管理、技術創新、銷售渠道等方面引領推動,分類別建立良姜加工生產線6條,新增加工產能超2萬噸,實現產業園良姜加工業產值11.7億元。還包片近1萬畝建設良姜標準化種植、機械化采收基地,以“良姜品牌”為突破口,加大聯農帶農,開展村企結對,帶動多個鎮村種植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