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田間地頭,轟鳴的現代化農機正進行精細化耕作;碩果累累的果園內,農戶正忙著采收;直播間內,特色名優特產被擺上了平臺……盛夏時節,走進廉江市,農業產業一線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
產業強則縣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近年來,廉江把“百千萬工程”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頭號工程,聚焦現代農業提升工程,突出產業發展關鍵核心,著力完善鄉村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構建完善推動產業發展的機構職能體系建設,賦能現代農業“新引擎”,助推鄉村振興提質效。
廉江新業態就業驛站。 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陳明輝 攝
機制先行 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制約
田間地頭遇到難題找誰?農業產業發展誰來規劃?遇到政策問題找誰指引?如今,這些制約農業產業發展的問題都得到了破解之法。近年來,廉江市通過完善市-鎮-村三級機構職能體系建設,為實現市鎮村聯動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在市層面,廉江市通過設立市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心(市農業品牌研究院),主要負責指導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動文化和數字賦能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協調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等職責,著力破解農業產業區域集中度較低、農村資源變資產的渠道難以打通、產業鏈條不完善等問題,建立健全推動廉江市農業產業布局優化調整的體制機制,構建完善全市農業產業現代化體系。
在鎮村層面,廉江市18個鄉鎮均設置鄉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3個街道均設置商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與市鄉村振興產業服務中心進行有效銜接,解決市鎮鄉村產業發展規劃不足、指引服務不夠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強化各鄉鎮(街道)指導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職責任務,推動破解廉江市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的瓶頸。
培優育強 為鄉村產業培育領頭雁
產業要發展,鄉村要振興,就要持續挖掘鄉土人才潛力,壯大鄉土人才規模,為鄉村振興綁上人才“加速器”。近年來,廉江市不斷完善“人才機制”,探索培優育強的廉江實踐,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與活力。
統籌編制資源強化市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心力量,廉江市計劃在2024年內通過加大干部招聘、干部交流的力度,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編制支撐”。推動機構編制資源持續向鄉鎮(街道)一線傾斜,按照“編隨事走”原則,加大下沉鄉鎮(街道)人員編制。同時,持續加強鄉鎮(街道)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資源統籌調配,打破事業單位的機構壁壘,推動人員編制資源向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傾斜,按事業干部的學習專業、個人能力優先將其劃轉到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強化鄉村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助力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廉江河唇鎮魚頭湯一條街,就依靠在風景優美的鶴地水庫旁。記者李忠 攝
持續發力 產業發展裝上“新引擎”
隨著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心的落地,進一步發揮支撐保障作用,協同有關職能部門,凝聚了產業振興的合力,讓鄉村產業發展的藍圖,在一筆一畫的用心描繪中,化作“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壯美畫卷。
日前,在廣東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上,廉江市作為湛江唯一縣級市入選廣東省首批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據悉,廉江市還是全省12個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市)之一。作為湛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廉江不僅是“中國紅橙之鄉”,還是“中國小家電產業基地”。隨著“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廉江加快做大紅橙、絲苗米等特色產業,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積極推動深耕紅橙、茶葉、荔枝、“湛江雞”、絲苗米、花木等六個特色農業產業。廉江市持續高標準推進廉江紅橙種質資源庫建設,年可出圃20萬株無病廉江紅橙苗,同時延長紅橙產業鏈條,發展紅橙深加工。多措并舉做好“茶”文章,今年茶葉種植面積3.73萬畝,年產量0.94萬噸,年產干茶近萬噸,年產值8.6億元,形成了“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鏈,全產業鏈產值超20億元,同時強化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打造“廉江紅烏龍”品牌,廉江“茗皇”烏龍茶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精耕細作,推動廉江荔枝“引進來,走出去”,廉江市引進仙桃荔、仙進奉、冰荔等早、遲熟優良新品種進行示范推廣,成功舉辦2024廉江荔枝推介大會,上線“數字賦能,廉荔先行”現代農業數字化管理及防控系統,現場簽約采購金額2.74億元。推動綠色發展,聚焦花木產業,廉江市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7萬多畝,涵蓋600多個品種,創造就業崗位5萬個,產業鏈間接帶動就業20萬人以上,推進花卉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屋仔十里花卉一條街建設,進一步擦亮“花卉產業精品村”金招牌,使花卉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產業、富民產業、美麗產業。
協調推動人才資源引進。廉江市進一步深化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單位產學研合作,為廉江農業引進人才、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