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啟用的烘干設備。受訪者供圖
作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優質稻生產基地,目前,廉江市營仔方志合作社連片2000多畝水稻將進入收獲期。基地的優質水稻、“自留種”珍桂矮有700多畝,呈現喜人的豐收景象。
廉江營仔方志合作社社長吳石榮說,“珍桂矮”可以自留種子、保證產量和質量,屬于傳統的優質品種,收購價格也相對高一些。
營仔方志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流轉營仔、安鋪、橫山等鎮2000多畝撂荒地,深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合作社把握好各水稻品種的種植比例,探索經營“自留種”發展路子,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到提升。
多年的探索中,合作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助推水稻增產增收。據介紹,十年前在引進外地稻種時,出現難以解決的“落地谷”現象。“落地谷”在剛成熟就脫落,上面有時只剩下光桿,沒有什么可收割。到第二年,這些地下的稻谷自覺發芽生長,也結稻谷、灌漿,但成熟時又自動脫落。
在合作社基地,曾出現4畝地只收400多斤稻谷的現象,影響生產效益。合作社發現,問題源于直播這種耕作方式,于是在春夏耕作中改為機插秧、人工拋秧。
十多年來,合作社不斷探索,增加“自留種”水稻生產,省去不少買稻種的成本。通過把握好”自留種”水稻與其他水稻的比例,抑制了“落地谷”現象,讓稻米產量及質量都得到保障。
水稻收獲后的工作需要加強,合作社的加工設施需要緊緊跟上。因本地雨水臺風多,如果收回來的稻谷難以及時晾曬,對質量及售價都有影響。
合作社自籌100多萬元購置安裝新的烘干機,現正在安裝調試中。這套設備每天能烘干稻谷170多噸,幫助合作社和周邊群眾解決雨天的困擾,實現增產增收。
吳石榮說,為了使“一品一業”“一鎮一業”得到更好發展,合作社在推進品牌化工作,將購買真空包裝設備,使優質稻彰顯其價值、進入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