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記者從遂溪縣獲悉,城月鎮大嶺村依托“一村一品”打造農業產業新格局,堅持因地因戶制宜,引導規范高效流轉土地,以“百千萬工程”為契機,依托水果產業優勢,集螺崗小鎮、大嶺村與流牛灘為三點一線,以水果采摘、農家樂等形式吸引人流,增加群眾及集體經濟收入。
大嶺村地處熱帶、亞熱帶季風交匯處,高溫多雨,種植荔枝、龍眼、火龍果、香蕉、水稻等經濟收益較好的作物,其中荔枝、龍眼、火龍果種植面積均有兩百畝以上。此基礎上,該村不斷突破單一品種,多品種種植優化水果產業構架和布局,發展特色農業。依托經驗優勢,邀請專家指導,通過培優品種、育肥土壤、規劃布局、防治病蟲害等措施促使品質迭新。
大嶺村建立了“電商直播工作室”平臺,全面免費對外開放,鼓勵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助力緩解村莊日益空心化的問題。對即將成熟的荔枝、龍眼、火龍果等農特產品,村里以電商直播間為載體,依托“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探索“線上引流+線下消費”新路徑,在產銷對接提效、品牌打造推廣上持續發力,縮短消費者與生產者距離,逐步提升農產品“顯現度”,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賦能鄉村振興。
大嶺村切實服務群眾實際,利用黨建經費聯合村教育基金會對村去世群眾及大病群眾一次性發放補助,定期入戶探訪群眾,對特殊人員等進行慰問。在宅基地、土地糾紛等處理方面,該村深耕矛盾兜底化解,結合網格化管理和“一村一輔警”機制,運用鄉賢、退休老黨員等力量,發揮“中間人”“和事佬”的角色,應處盡處,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貫徹落實“平急”轉換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黨組織體系,合理調整劃分三級網格化管理,細化黨建網格職責,推動網格力量清單化管理。激活黨員聯系群眾的“末梢神經”,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推進村子“四小園”建設,打造生態“微景點”。大嶺村堅持“花小錢辦大事”理念。屋前屋后的“方寸地”,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做到宜菜則菜、宜花則花、宜果則果,因地制宜打造小生態板塊。干凈整潔的小道,錯落有致的房屋,植物繞宅生長……街頭巷尾自成畫卷,置身于村莊中,可看到遍地開花的“邊角小美”。
村里匯聚群眾自治共建力量,運行“村委會+黨員+群眾”管理模式,設置“四小園”長效管護制度,推行“門前三包”,落實街巷管理責任制,確保日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持續賦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大嶺村將以古村風貌為核心資源,以基層治理為切入點,不斷開拓創新,深入挖掘特色,打造古風濃郁、鄉風文明、農旅融合、治理有序、親子休閑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旅休閑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