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龍門鎮德地生態公園草木繁茂,石板小路彎曲幽深。
碧波蕩漾的龍門水庫旁,一座綠色生態公園正展露芳姿,吸引周邊鄉鎮居民和外來游客到訪。5月7日,記者從雷州市龍門鎮獲悉,作為綠美廣東示范點建設項目,目前德地公園已完成場地清雜工作,3米寬的游徑已完成數百米清雜和碎石鋪墊,游客可沿路步入公園深處,體驗“曲徑通幽處 公園花木深”的意境。
雷州市龍門鎮德地生態公園草木繁茂。
德地生態公園項目以生態修復、保護為主要原則,利用生態型本地材料,降低施工費用及維護成本,打造集生態觀光、森林體驗、自然教育為一體的高質量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綜合型示范點。
項目規劃用地總面積37.52畝,按場地現狀分為林分優化區和森林撫育區、配套設施等三個功能分區。林分優化區面積為6.06畝,設置入口廣場、主題雕塑、生態大草坪、科普長廊等內容;森林撫育區25.46畝,以林地撫育提升為主,采用間伐、割灌等撫育方式對林地植物空間進行整理。配套設施6畝,主要為硬底化道路和停車場。
雷州市龍門鎮德地生態公園效果圖。
近年來,雷州市建綠惠民,“小改變”成就群眾“大幸福”。綠樹成蔭,城市綠道串起市民的愜意生活;適地適綠,口袋公園“扮靚”街頭巷尾;水庫碧道、城央綠景實現連點成片。市民的居住環境不斷優化,“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愿景走進現實。
如何擦亮雷州“綠美底色”?《雷州市深入推進綠美雷州生態建設行動方案》顯示,按照城市建成區“300米見綠地、500米見公園”的標準,推進建設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游園。并且要豐富栽植形式,打造物種多樣、季相豐富、步移景換、錯落有致的精品景觀。將城市綠化美化工作與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有機結合,增添更多“點睛之筆”,植入更多雷州特色歷史文化元素,實現城市、自然、文化交相輝映。
隨著綠美雷州生態建設不斷深入推進,不僅城區“顏值”不斷提升,鄉村也開啟了“美顏”模式。雷州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原則,深入挖掘資源、讓每個鄉村“各美其美”。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持續提升山邊、水邊、路邊、鎮村邊、景區邊“五邊”綠化美化品質。依托秀美豐富的自然山水、田園風光、傳統村落和民俗文化,建設一批具有鮮明嶺南特色和湛江文化特征的綠美鄉村,真正實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