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黨群志愿便民服務點“一站式”解決游客需求。
近日,湛江市赤坎區“相約赤坎老街 好春光漫生活”活動如火如荼舉行。走進赤坎古商埠的各個景點,中山街道的志愿者們拿著手繪地圖,用略帶著口音的普通話邊維持秩序,邊為游客指引老街里值得游玩的網紅打卡點。一抹抹“老街紅”錯落在赤坎古商埠街頭巷尾,貼心服務盡顯春光明媚、盡添春風溫暖。
中山街道志愿者向游客推介本地美食。
先鋒驛站“景”上添花
在大眾路水井頭邊的榕樹下,一張懸掛“中山街道黨群志愿服務便民服務點”字樣的帳篷前,擠滿了初到赤坎老街的游客。黨員志愿者們身著紅色馬甲,為前來咨詢的游客或耐心講解景點情況,或幫助存放行李。“我剛下火車就趕來這里,行李托管的服務太贊了,能夠讓我安心游玩。”來自廣西的游客呂女士對志愿者豎起大拇指夸贊。
近年來,湛江市赤坎區中山街道以“黨的工作全覆蓋、游客訴求全響應”為目標,根據赤坎古商埠旅游資源和游客分布情況合理布局,整合場地資源設置黨員志愿服務驛站和便民服務點,并配套桌椅、飲水機、愛心藥箱、充電插座等便民設施,向游客提供旅游咨詢、行李托管、應急救護等服務,幫助游客解決旅途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便民服務點里的志愿者介紹很細致,連地圖都準備不同種類,從景點到玩法,一應俱全。”為了統籌管理好赤坎老街景點宣傳指引、游玩路線、游客服務等“軟服務”,中山街道準備了美食、路線、打卡、歷史等多種地圖,提前做好參與活動志愿者的培訓工作,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每一處細微之處,讓游客能在享受美景的同時,感受到赤坎老街最溫暖的“人情味”。
中山街道志愿者為游客提供旅游講解服務。
研學導游講好故事
“‘南渡窯’興于唐朝,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便利,使其在宋元時期得到鼎盛發展......”為了讓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赤坎古商埠的歷史,中山街道專門為遠道而來的游客提供導游講解服務,向他們展示赤坎千年古商埠的獨特魅力與人文精神。
在志愿者的帶領下,游客們逐一探廣州灣商會館、古碼頭、染房街、大昌商鋪、靜園、水仙廟等景點。志愿者們化身“文化宣講員”,從建筑特色到街巷得名由來,從古埠形成歷史到紅色革命故事,用接地氣、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帶領游客循序漸進感受赤坎老街文化魅力,感知赤坎古商埠厚重歷史。
“感謝志愿者為我們一行人耐心細致熱情的講解”來自陜西的游客韓女士聽完志愿者的講解后表示,有機會還會再來看看,相信之后赤坎古商埠會建設得更好。
中山街道志愿者為游客指路。
貼心服務盡善盡美
為做好活動期間的旅游服務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游客旅游體驗,中山街道堅持強化黨建引領,豐富服務供給,向游客提供旅游導覽、公益攝影、環境清潔、秩序維護等服務,進一步延伸赤坎古商埠旅游服務觸角,全力為游客營造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環境。
“這里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可以介紹下的嗎?”“左邊直走是海鮮撈粉,右邊直走是牛雜煲......”每天便民服務點的志愿者們,除了給游客提供旅游路線指引外,被詢問最多的當屬“美食安利”。為了讓游客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和風情,志愿者化身“美食推薦官”,“搜腸刮肚”地為游客介紹各種本地特色美食,讓游客在“玩轉老街”過程中品味“舌尖上的湛江”,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
中山街道“老街紅”黨群志愿服務隊還為游客提供了免費攝影服務,幫助他們記錄在赤坎老街的美好瞬間,傳遞湛江赤坎的熱情與好客。“穿藍色衣服的叔叔,可以稍微往右邊站。”來自廣東海洋大學的志愿者鄺曉然認真地為游客選背景、擺姿勢,努力用貼心的服務,讓更多外地游客感受到赤坎的善意和溫暖。
據了解,中山街道“老街紅”黨群志愿服務隊主要由街道社區干部、轄區黨員群眾、高校學生組成,持續5年在赤坎老街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活動,超2萬人次志愿者在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豐富服務供給、促進文旅融合等方面接力同行,為赤坎老街“煥新”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