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掃寄哀思,生態安葬倡新風。4月2日上午,市民政局舉辦了第19屆先人骨灰樹葬、海葬活動,來自全市各地數百名參加樹葬、海葬活動的逝者親屬,帶著深切的懷念,送先人回歸大自然。
參加海葬儀式的民眾將先人的骨灰撒入大海。
當天上午,逝者家屬通過鞠躬致敬等形式完成和逝者的告別,隨后分別前往指定基地植樹、乘船撒海。樹葬時,家屬將先人的骨灰埋好,植上小樹,獻上鮮花,讓思念伴隨小樹成長。海葬現場,家屬們倚欄憑吊,他們將逝者骨灰與朵朵菊花撒向大海,讓逝者隨著鮮花、流水回歸大自然,讓哀思伴隨海水綿延。
“把親人送歸大自然,此后清風也好、流水也好,都能寄送我們的哀思。”前來送別母親的王小姐動情地說道。樹葬、海葬等低碳環保的生態安葬方式,既有利于節約土地資源、發展社會經濟,也有利于移風易俗,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近年來,骨灰植樹、撒海等文明節儉的喪葬方式已逐漸被更多市民認識、接受、推行,今年一共有118宗骨灰參加樹葬、海葬活動。
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工作要求,健全殯葬基本服務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行先人骨灰樹葬、海葬、花葬、草坪葬等多種綠色生態葬法,讓科學文明的殯葬新風吹遍湛江大地。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