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雷州市調風鎮積極挖掘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打造調風鎮文化體育公園、結合九龍山紅樹林發展農文旅等形式,走出一條具有調風鎮特色的文化振興之路。
文化底蘊深厚 名人村不斷涌現
調風鎮底蘊深厚,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雷州市歷史文化名村調銘村以重師孝廉著稱,清代科舉制度期間,涌現出舉人、貢生、監生以上人才70多人,是一個有名的“舉人村”。調銘村于2013年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
祿切村秉持“孝悌忠善,禮義廉恥”的觀念,創立了包括學優科考獎勵制度,資助困難學子,倡導尊師重教。
在南田村,“有千年祿切,無百年觀樓”的典故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據統計,這塊紅土地上,科舉世代延續,走出了進士、舉人各1名,貢生22人,秀才13人,國學生22人,武職軍官3人。
古村落以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人們體驗傳統文化、感受歷史魅力的好去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訪。
“小公園,大民生” 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調風鎮著力實施“小公園,大民生”工程,努力把公園建到老百姓家門口,提升城鎮和農村美麗宜居度,全鎮基本實現村村有公園(綠地)、戶戶通水泥路的新農村圖景。
1月18日,記者走入調風鎮文化體育公園,河水蜿蜒環抱公園流淌,白鷺翔集嬉戲覓食,公園里的綠化帶種滿了各種花卉和果樹。歷史文化館、歷史展示墻、足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體育、文化、休閑設施一應俱全。
調風鎮負責人介紹,2022年,在各方支持下,調風鎮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建起占地27000多平方米的文化體育公園,并為公園注入廉政元素。
文化體育園的建成,滿足了當地居民的文化體育需求,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場所。
近期,文化體育公園和清風園的停車場吸引了眾多從吉林、黑龍江、陜西、河南等北方城市南下的“候鳥”游客,“候鳥房車”為文化體育公園增色不少。隨著外地旅客在調風租房、消費的增長,為當地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調風鎮加快推進大文旅開發,充分利用九龍山紅樹林資源稟賦優勢,在落實紅樹林保護措施基礎上,致力于推動九龍山納入湛江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建設項目,在九龍山紅樹林濕地公園科學建成“觀鳥臺”,培育觀鳥線路和游學項目,推動“紅樹林生態旅游+”多業態深度融合,打造九龍山紅樹林“網紅”打卡點,并輻射周邊,帶動農家樂、民宿、購物等配套設施發展,規劃建設赤尾古荔枝林生態修復區、森林休閑康養體驗區、百果園種植示范區等,優化產業結構,以鎮區為紐帶,形成產業鏈條,打造更多文旅產業“新名片”,讓好山好水引客來。
目前,調風鎮正積極整合調風鎮古村落文化,規劃擴建調銘村舉人公園、打造清風園廉政德育基地,并結合“千年紅荔”等資源,致力打造“千年紅荔 生態名村”,打造“九龍山水 和美調風”鄉村旅游線路,推動紅樹林生態旅游與特色文化、觀光農業、休閑漁業等其他旅游資源深度融合
下一步,調風鎮將構建“1151”(1個游客服務中心、1條濱水休閑帶、5大主題產品、1批特色民宿)鄉村養生休閑服務體系,促進調風鎮農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