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記者從坡頭區婦聯了解到,由坡頭區婦聯組織該區各壹基金·兒童服務站志愿者開展的“弘揚孝文化 傳承好家風”主題宣講系列活動,近期分別走進坡頭鎮伏波村、官渡鎮上垌村、麻斜街道麻斜村、南調街道林口村,依托各村“咱村鋪仔”講好孝道故事,傳承孝道文化。(據1月9日《湛江晚報》)
孝道文化,貴在踐行。近年來,開展主題宣講系列活動,下鄉講好孝道故事、傳承孝道文化,已經成為我市各地志愿服務的重要內容。為豐富孝道教育的內容,一些鄉村還建起尊親橋、感恩橋、孝文化走廊……把古人盡孝和今人行孝的故事融入其中。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少鄉村不但重“言傳”更重“實踐”,積極推動各種敬老活動蔚然成風。例如,以節日、外嫁女回娘家為契機,給老人發紅包、組織老人相聚吃飯;建好用好“長者飯堂”,既解決老人用餐問題,又為老人交流提供了新平臺;組織醫療機構免費給老人體檢,關注老人的健康狀況……這些敬老活動,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落到實處。筆者以為,踐行孝道文化,讓身邊的長者都受到關愛,還需對接長者的實際需求。例如,對村中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來說,豐富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常常是奢望。關愛他們,不僅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完善,也需我們社會各界多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努力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孝道文化,成風化人。消息提到,下一步,坡頭區婦聯將把孝文化教育與推進家庭教育相結合,開展各類孝文化宣傳活動,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讓孝道文化之風吹進坡頭千家萬戶,推動全區形成家庭和睦、鄰里和善、鄉村和美、社會和諧的文明風尚。將把孝文化教育與推進家庭教育相結合,彰顯了坡頭區對家庭孝文化教育的重視。家庭是孝道文化的第一課堂。身為成年人,在對孩子施行孝道文化教育之前,都應該捫心自問:我對自己的長輩盡孝了嗎?倘若自己在盡孝方面做得還不夠——對長輩毫不關心不聞不問,甚至態度惡劣,卻時時處處苛求孩子對自己盡孝,這豈不是很霸道?換言之,我們只有給孩子樹立行孝的好榜樣,涵養好家風,孝道文化才能在鄉村落地生根,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