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嶺頭島紅樹林保護區“綠值”對比。新華社發
12月30日,《新華社年度衛星影像:2023,走向現代化的中國》點贊了湛江紅樹林“換妝”效果。該文通過其中兩張衛星影像,對2019年7月和2023年7月的湛江嶺頭島紅樹林保護區“綠值”進行對比——2023年7月,衛星觀測顯示,湛江嶺頭島紅樹林保護區內植被葉綠素水平較高、一片茂盛。而4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養殖塘的痕跡,植被稀少。
樹上白鷺翔集,樹下魚蝦聚集,這是紅樹林的獨特美景。在“紅樹林之城”湛江,原生態的紅樹林郁郁蔥蔥,連綿數公里,“只此青綠”成為蔚藍海洋與紅褐土地之間最動人的顏色。
鷺鳥云集紅樹林。
位于通明海西北角的嶺頭島,因紅樹林群環繞,宛如一片海上綠洲。
2017年起,湛江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契機,拉開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修復戰役,清退嶺頭島紅樹林核心區養殖塘410.5公頃,異地增補核心區養殖塘714.7公頃,共管實驗區內養殖塘4575.96公頃。
在紅樹林保護、修復和造林的過程中,麻章區與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密切合作,在嶺頭島紅樹林保護核心區新種紅樹林4800畝。紅樹林整改作為正面整改典型案例被中央、省各級媒體廣泛報道。
此外,麻章區嶺頭島退塘造林助推實現碳中和——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成為全球首個同時符合核證碳標準(VCS)和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標準(CCB)的碳匯項目,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是我國開發的首個藍碳交易項目。
湛江有著廣東三分之一的海岸線,更占據了廣東近八成的紅樹林面積。目前,湛江共有紅樹林資源6398公頃,占全國的23.7%,不僅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國擁有紅樹林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湛江自1990年開始紅樹林保護和修復行動,大片紅樹林復綠重生。1997年,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近年來,湛江以建設“紅樹林之城”為抓手,加強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和集中連片修復,大力推動紅樹林生態保護與濱海旅游、觀光農業、休閑漁業等業態深度融合,充分挖掘紅樹林的經濟價值,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綠色引擎”。
海角村數百畝紅樹林蔚為壯觀。
該保護區充分利用紅樹林濕地生態資源優勢,建立了紅樹林宣教中心以及高橋、九龍山兩個紅樹林野外自然教育基地,積極開展紅樹林科普教育活動,并先后建立十二所紅樹林環境教育試點學校、五所濕地實驗學校,開展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環境教育培訓課程,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世界紅樹林面積以每年約1%的速度遞減的背景下,湛江紅樹林面積卻逐年逆勢增長,20年來修復紅樹林1500多公頃,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
目前,該保護區是“國際重要濕地”“全國示范自然保護區”“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21年,保護區管理局實施的“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被自然資源部列為全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