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漫步在吳川市覃巴鎮羅村的鄉道上,清新的海風吹拂,鳥語花香,百年樹齡的山蒲桃、紅鱗蒲桃、雀榕等古樹濃蔭匝地。錯落有致的庭院景觀,鮮花怒放的休閑廣場和碧波粼粼的池塘,笑容滿面的男女老少……一幅新時代宜居宜業宜游鄉村的畫卷展現眼前。
2000多村民的羅村距吳川城區約3公里,村民常年過著半漁半耕的日子,近年來,羅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明珠灣濱海旅游項目的區位優勢,以建設“美麗田園·魅力羅村”為目標,持續構建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高效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共進,村內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打造鄉村農文旅產業融合項目,為“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羅村古木群里的百年山蒲桃,又名鈴鐺果樹。
古樹群見證村莊變遷
“羅村擁有一批古樹名木,這些古樹不僅見證了村莊的歷史變遷,也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新動力。”羅村村民小組長陳志興對記者說。
訪羅村探名木,陽光穿過冬日的薄霧,在古樹下光影斑駁,風穿枝葉,颯颯其響。其中樹齡最大的古樹約160年,樹齡小的約100年。樹身上掛牌注明編號、科屬、樹齡及樹種介紹等,上面還附著二維碼,手機一掃就了解其“前世今生”。如一株三級古樹山蒲桃,科屬“桃金娘科蒲桃屬”,樹齡“130年”,以及“常綠喬木,產于廣東、廣西等省區,常年于低海拔疏林中……”
“這株的果甜能吃,那株果酸!”從小就在樹下玩耍、成長的村民們對古樹感情深厚。
如今,這些古樹成了村莊的文旅資源,不時有游客到樹下打卡轉悠,看看“傳說中的蒲桃果”是否已結果。
隨訪的吳川文史研究者梁杰認為,羅村將古樹保護與和美鄉村建設有機融合,推進古樹鄉村建設的做法值得推廣。
吳川城區游客楊先生表示,他會將這個美麗的古樹村莊推薦給親朋好友。
陳志興表示,他們正積極爭取各界支持,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深入挖掘鄉村文旅資源,同時,他們還準備通過建設觀景平臺,引進更多的文旅項目和創新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的品質。
羅村種子資源示范園,村民實現家門口上班。
引資建設種質資源示范園
“今年初,羅村通過回歸工程,引進了種子資源示范園項目,目前獲得了一定的收益。”陳志興帶著記者走進羅村種質資源示范園。
園內種有圣女果、草莓、辣椒等作物,農地里村民忙碌著。“嘗一下!這批圣女果又脆又甜。”陳志興遞過幾顆剛摘的圣女果,他說,示范園首期約50畝,以后將發展到300畝左右。園區集科研、生產、示范于一體,將著重開展本地原生物種種子的研發,引進先進的育種技術和管理經驗,為當地農民提供優質種子和技術支持,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年過七旬的村民陳叔說,示范園令村民接觸到先進的農技和品種,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將來還會帶來更多的游客。
陳志興表示,村里把引入的種子資源示范園視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這一項目不僅為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還將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鄉賢回歸是近年來各地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們聚焦‘百千萬工程’,探討落實更多更好的回歸項目。”
羅村連通明珠灣景區的新路,完工在即。
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羅村近期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兩條鄉村硬底化道路的建設,兩條道路預計于本月底建成通車,以助力鄉村振興。”陳志興說,其中一條連接明珠灣景區,長約1公里,另一條為雙向共四車道的入村大道。陳志興稱,羅村近年的發展良機,離不開明珠灣濱海旅游項目的大開發,羅村將努力做好明珠灣的后花園,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明珠灣濱海旅游項目是吳川市的省級重點文旅項目,總規劃2000畝,選址就在覃巴鎮羅村與大山江街道良美村濱海一帶,距離深湛高鐵吳川站僅15分鐘車程。
“我們羅村將以打造‘美麗田園,魅力羅村’為目標,打造美麗田園旅游新標桿,集特色度假、網紅營地、精品民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田園風光旅游目的地。”陳志興表示,下一步,羅村還準備建設四季花田、藝術花海、繽紛綠道、羅村驛站、村史公園、音樂噴泉、摯愛樂園、祈福廣場、爛漫劇場、采摘田園、房車營地樂園、田園科普基地、鄉野風情、愛情廣場、姻緣林等,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為“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記者從覃巴鎮了解到,覃巴鎮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挖掘村莊特色,選好主導產業,同時保障好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現代鄉村產業,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百千萬工程”實干路徑中,覃巴鎮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持續推進美麗圩鎮建設,發揮好鎮對各村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全面推動覃巴鎮發展振興。覃巴鎮還根據土地資源、人口分布、產業基礎等情況,引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同時,區域公共品牌“覃農巴禮”也越發響亮。在文旅推廣上,覃巴鎮積極推行“黨支部+文旅”模式,由村黨支部牽頭,以聯農帶農的形式,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統籌推進特色鄉村文旅、田園體驗等相關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