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開大口,兇猛無比的鱷魚,你是否會選擇避而遠之?來自遂溪的養殖戶卜小軍,卻從鱷魚養殖中看到了商機,吃上了鱷魚“致富飯”。
近年來,在遂溪縣洋青鎮政府的指導下,卜小軍依托遂溪得天獨厚氣候優勢,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并積極拓展鱷魚養殖、種苗銷售、深加工等產業,謀劃著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聯農帶農,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鱷魚養殖基地現場。
養鱷18年 成就行業專家
12月16日上午,走進位于洋青鎮的鱷魚養殖基地內,一口大水池,一條條鱷魚分散在四周,有的張著血盆大口露出尖銳的牙齒,有的在閉目養神,大部分鱷魚處于一動不動狀態。
“現在這個時候,鱷魚都還處在休息時間,一般到下午投喂時,它們才會活躍起來。”卜小軍邊介紹。
“在大家看來鱷魚都很可怕,但它們其實也很有靈性,我們經常投喂的鱷魚,對我們沒有攻擊性,普通的群眾就不要靠近。”卜小軍在鱷魚面前表現出的氣定神閑,皆因其已養殖鱷魚18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養鱷專家”。
“鱷魚雖外表兇猛,但是鱷魚本身適應力強,病害少,只要溫度達到它的生長要求就可以養殖,同時新陳代謝比較慢,一般每天投喂一頓雞頭、雞內臟等肉食就可以。”卜小軍介紹,部分鱷魚因長期浸泡水內,腳部容易蛻皮發炎,此時只需用石灰消毒即可。
雖然鱷魚養殖的日常照料工作不多,但鱷魚有較強的攻擊性,因此在養殖過程中,卜小軍帶領工作人員不斷摸索和了解鱷魚習性,尋找規律,盡量避免被其所傷。所有鱷魚養殖場都安裝了監控,養殖場內池中設2米高的石墻、搭建鐵絲網,做好防護,所有上崗工作人員也必須做足培訓。
供不應求 養鱷行情看好
“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海南工作的時候發現鱷魚可以養殖,于是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研究鱷魚養殖,沒想到一養就是18年。”卜小軍告訴記者,鱷魚渾身上下都是寶貝,鱷魚皮可用來制作皮具,如皮包、腰帶、鞋子等,紋理清晰而獨特,鱷魚肉可以食用,不僅高蛋白低脂肪,還有止咳平喘的藥膳功效。
經過多年的發展,卜小軍開設了輝錦投資有限公司,在海南、肇慶、湛江均開設有鱷魚養殖基地。目前該公司養殖鱷魚已達約30萬條。2020年,心系家鄉的卜小軍返回遂溪,投資鱷魚養殖場。湛江屬于熱帶亞熱帶氣候,降雨量偏少,日照充足,這種日照充足、環境優良的獨特自然環境,非常符合鱷魚的原生態養殖條件,能從根本上保證養殖出品質較高的鱷魚。目前,遂溪養殖基地總占地面積已達40多畝,每年銷售約7000條鱷魚。
“一條鱷魚從幼苗養到80至100斤的成品鱷,約需兩年,每斤可銷售到50元以上。”卜小軍介紹,鱷魚的養殖成本約為35元每斤,因此每斤鱷魚利潤達到15元以上。因鱷魚養殖需要辦理特殊養殖證,且養殖戶較少,鱷魚銷售供不應求。目前,雖然該公司的鱷魚還沒達到上市標準,但已被全國各大預制菜收購商和深加工公司提前預訂了。
產業帶動 鄉村振興動力足
隨著鱷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卜小軍進一步擴展鱷魚養殖產業鏈。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該公司已有6至7年的可繁殖鱷魚約500條,每年可育苗2萬多條,每條鱷魚苗售價約為350元。
“鱷魚肉不僅味道口感好,且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在采訪中,卜小軍向記者展示了正在研制的鱷魚湯罐頭配方。他表示,對公司的發展,他有了新的謀劃,除了推進擴大鱷魚養殖規模外,還將嘗試進一步標準化養殖,保障鱷魚品質,打造品牌,同時進軍深加工領域,提高鱷魚附加值,研發鱷魚為原料的鱷魚藥膳、鱷魚零食等制品,實現科技創新,兼顧三產融合發展。
“能在家門口工作,還是養鱷魚的工作,這是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鱷魚養殖基地工作人員陳先生表示,在這里養鱷魚一個月可以領到6000多元。記者了解到,該鱷魚養殖基地目前雇傭員工約20人,均為當地村民,解決了該村閑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現在不少村民已經跟著我學會了鱷魚養殖的本領,我也希望借著鱷魚養殖這一產業,通過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村民一起養鱷魚,實現共同致富。”卜小軍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會向村民提供種苗、養殖技術支持,并通過訂單回收的方式,和村民一起壯大鱷魚養殖產業,打造出一條集養殖、飲食、深加工、農文旅觀光的完整“鱷魚產業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