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吳川市塘?鎮塘上村,滿眼皆綠,村依山建,花樹環抱,農房錯落有致,好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圖!
塘上村是塘下行政村轄下的一個自然村,近年來,該村在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及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中,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突出地域特色,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高質量打造宜居美麗鄉村。
“常住人口400多人的塘上村,在規劃布局人居環境整治時,請來專業團隊,依據丘陵地形精心打造。”塘下村黨支部書記楊水有說。該村的環境整治不搞一刀切,針對仍有居住功能的老式舊屋,按“修舊如舊”原則,盡可能將老屋的修繕與周圍環境融合。“有的舊屋,仍然可以住,我們就精心修飾,對不能使用的舊房屋,該拆盡拆。”塘下村黨支部副書記楊華強說。
在村道硬底化過程中,塘上村結合本村的地形特點,沿山坡鋪設了不少石階。拾級而上,穿行于林下,加上遍布村頭巷尾的“四小園”,田園氣息鋪面而來。“村里大變樣了,像公園。”塘上村村民楊永亮高興地說。
塘上村沒有集體經濟的財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何來?楊水有告訴記者,塘上村的足球場、籃球場和文化設施,全部由村民自籌資金完成的。因為大家真切感受到,村容村貌的改觀,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讓建設美麗鄉村成為村民的自發行動。近年來,在塘?鎮黨委、鎮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下,塘上村加快補短板,積極推進生活垃圾治理,推動污水管網全覆蓋,高標準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使群眾生產更便利,生活更美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留住鄉愁的重要載體和依托。塘上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重要一點是因地制宜,令村莊人文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塘?鎮黨委書記曾華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