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海、紅樹林,這樣的景色在湛江市區比比皆是。 記者 郎樹臣 攝
盛夏時節,泛舟麻章金牛島紅樹林片區,穿梭在紅樹林島堰之間,鷺鳥翩翩起舞,魚蝦遨游淺底,展現出別樣生機。
雷州東海岸紅樹林帶蜿蜒曲折。 記者 張鋒鋒 攝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號角吹響后,我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實施綠美湛江“七大行動”,凝心聚力建設“紅樹林之城”,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推動生態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發展優勢,展現因“綠”而美、因“綠”而興、因“綠”而富的嶄新圖景。
在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候鳥立滿枝頭。記者 李忠 攝
據統計,我市紅樹林面積6398.3公頃,占全省紅樹林面積60.1%,全國紅樹林面積23.7%,擁有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紅樹林下別致的景觀。記者 李忠 攝
近年來,通過營造補植和生態系統修復,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有林面積逆勢增加了4000多畝,紅樹林生態功能逐步提升,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以霞山區觀海長廊紅樹林濕地建設為主題的湛江灣(北部)海岸帶綜合整治及修復項目獲得兩年一度的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提名”第一名。
湛江灣實驗室紅樹林保護研究中心、嶺南師范學院紅樹林研究院揭牌成立,以《湛江紅樹林碳普惠方法學》為基礎的全國首個《廣東省紅樹林碳普惠方法學》今年4月初發布,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碳普惠交易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呈島紅樹林盤根錯節。記者 張鋒鋒 郎樹臣 攝
我市出臺《關于金融支持湛江建設“紅樹林之城”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湛江市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碳達峰行動實施方案》,舉辦“低碳助發展 綠色向未來”政銀企融資對接會,發起“碳路湛江”公益計劃,加強公益性資金籌集。
特呈島紅樹林景觀棧道。 記者 張鋒鋒 攝
下一步,麻章區將在金牛島紅樹林片區規劃建設紅樹林科普教育基地,加快推進建設紅樹林科普展覽館、紅樹林科普公園、紅樹林濕地公園,協助建設湛江市紅樹林博物館。
畫舫在麻章世喬海上森林間穿行。記者 張鋒鋒 攝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麻章區湖光鎮的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其宣教中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紅樹林保護區及濕地宣教中心,為市民、游客了解紅樹林提供了重要窗口。
我市正制作推出一批紅樹林主題文創產品,加快構建以“湛江紅樹林”為代表的特色生態文化傳播體系,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湛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