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體經濟為本,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報告中提出的“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市、質量強市,強化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撐”等內容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堅持制造業當家”,應該怎么當好這個“家”?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支招。
代表建議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以大招商建鏈補鏈強鏈
報告指出,以大招商建鏈補鏈強鏈。
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生產力,招商引資是實現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提前謀劃、抓住機遇到各地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大型龍頭企業,實現廉江家電產品多元化。”市人大代表陳賢莊關注廉江家電特色產業集群,并提出堅持制造業當家,打響“國字號”家電產業集群的建議。
2023年1月,廉江市小家電產業集群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全國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粵西唯一上榜的產業集群。為此,他建議,做好補鏈強鏈招商工作,引進鏈主企業與廉江的家電產業結對,支持廉江家電特色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制定廉江市工業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全程代辦”工作,推行“一站式”的保姆服務,提升工業投資項目落地的統籌協調和服務水平,加速項目落地投產。
牽住自主創新“牛鼻子”
全力打造制造業強市
“我們要搶抓機遇,進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創新水平,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制造業強市。”市人大代表鐘日新說。
當前,我市制造業面臨著縣域發展不平衡、龍頭企業帶動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和挑戰。其中,“科技創新能力”是鐘日新重點關注的方面。他建議,加快科技創新投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圍繞鋼鐵、石化、造紙和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智能海工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研發機構;鼓勵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建設研發中心、企業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努力形成一批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市場開發前景廣闊的重大科技成果,提升企業科技核心競爭力。
他還建議,支持我市傳統優勢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優做強,提升制造業發展水平。同時,以湛江灣實驗室、廣東醫科大學海東校區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打造我市科技創新平臺,打造我市創新高地。
委員聲音
精準發力破難題
推進制造業發展
“當前制造業、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等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市政協委員陳少騰說。九三學社湛江市委也指出,我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陳少騰建議,我市要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的理念,以大項目、大園區、大集群為抓手,推動我市實體經濟現代化進程。與此同時,要鼓勵產業國際化,不僅要有“引進來”的外企外資,也要有“走出去”的本土企業。同時,陳少騰建議我市加強完善湛江交通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海、陸、空、管道立體交通運輸體系,保障實體經濟的物流暢通。
如何破解工業和信息化產業發展不平衡的難題?如何高效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九三學社湛江市委認為,可以從全面推進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著手,摸清制造業數字化家底和信息安全情況,優先支持鋼鐵、石化、能源、農海產品加工、智能家電、生物醫藥、羽絨等產業優勢相對顯著的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并實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設培育一批重點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場景、示范工廠等,以點帶面,推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同時,可通過引導中小企業轉變觀念,加大市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支持大型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資源共享、技術方案、供需信息等服務,深化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積極建設數字化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鼓勵各類已建成工業園區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
“當前,我市數字經濟處于起步和追趕階段,亟需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方面重點突破。”九三學社湛江市委還建議,積極扶持本地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通過培育本地企業來招引人才,以人才來促進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服務和產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