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如何把握機遇,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落地落實,加快農業強市建設?”市政協委員鐘立喜立足湛江實際和工作經驗,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工作思路。
她建議,要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持續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增加優質綠色安全農產品供給。要加快培育壯大農業農村優勢特色產業,將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與優勢產業帶建設結合起來,依托城市的經濟集聚牽引作用,深度挖掘特色農業蘊含的文旅、歷史、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不斷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速實現特色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是農業做強做大不可或缺的環節。”鐘立喜建議,通過龍頭企業產業化經營“以點帶面”推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并將標準化生產技術轉化為簡明易懂、操作易行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讓農戶更便于按標準生產。同時,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農業服務的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網絡化。依托新“三品一標”認證、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建設打造特色農業品牌,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鐘立喜提出,要著力增強農業科技供給與應用能力。加快建立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推進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臺基地建設。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鄉村作為試點,重點轉化一批有針對性的科技創新成果,打造一批高質量農業示范典型。圍繞農業產業重大問題和區域農業發展重大命題,構建湛江科研院校、政府各職能部門協同創新平臺,提高科技資源共享利用效率,增強協同創新合力。
鐘立喜建議,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加快創建全產業鏈質控模式,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對照農產品質量監測追溯互聯互通標準,加大監測力度,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禁限用藥行為,嚴格管控直接上市農產品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加強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以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為契機,構建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體系,提高我市農海產品品質國內國際競爭力,打造安全放心的湛江農海產品“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