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將到來,如何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減負不減質、輕松又有意義的寒假,是很多家長共同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在“雙減”的背景下,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糾結和焦慮:孩子的課外班時間少了,可自由安排的時間多了,該以何種方式陪孩子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管得松點,怕孩子變得散漫無序;管得嚴點,又擔心孩子反應過激,影響家庭的過年氛圍;管得不松不緊呢,又擔心拿捏不好尺度。
“雙減”下的寒假,怎樣引導孩子度過一個健康積極、充實快樂的假期?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走訪。
引導孩子科學管理自己的寒假時間
“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假,我認為不要著急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應當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讓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調整好身體狀態,才能更好地安排假期生活。”家住吳川市梅菉街道沿江路的郭女士說,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再安排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寒假還是很有必要。
郭女士說,比如,她會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假期任務,其囊括了日常的學習、體育鍛煉、閱讀、勞動技能的培養等內容。她表示,要堅持引導孩子們學習做時間的小主人、做自己學習生活的設計者。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要學會適當留白、大膽放手。這樣才能讓孩子們逐步懂得如何去科學管理自己的假期時間,豐富地安排好自己的假期學習和生活,擁抱快樂,收獲成長。同時,郭女士認為,這個寒假,孩子擁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大幅增加,陪伴家人、承擔家庭任務,理應成為孩子假期中的“必修課”。
家住赤坎區北橋路的黃女士說,其實孩子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也非常需要一個自我休整、調節放松、聚集能量的調整期。在今年的這個寒假里,一定要讓孩子科學進行體育鍛煉,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循序漸進,逐漸加量,打造一副健康的體魄。
黃女士說,她準備讓孩子分三個階段管理自己的寒假時間,第一階段以“放松”為主,在假期的前兩周,孩子們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制定假期規劃和作息時間表,在做好疫情防控和自身健康狀況允許下適當旅行訪親;第二階段以“健康學習、健康生活”為主,完成各項寒假任務,比如堅持每日的鍛煉,閱讀課外書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同時適當放松、游玩;第三階段以為“調整”為主,在這個階段要檢查自己的假期任務是否完成,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同時做好新學期的成長規劃。
假期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好時機
“假期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好時機,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寒假培養孩子的個人生活和學習習慣。”吳川市中心幼兒園園長林麗娥表示。
林麗娥建議,寒假期間,家長應督促孩子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持良好作息。寒假期間合理安排好幼兒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多鍛煉身體,盡量保持幼兒園的作息規律,以免幼兒放假后返園出現不適應的現象。二是多給幼兒獨立做事的機會。假期中適當放手讓幼兒獨立完成各項任務,絕不包辦代替,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及勞動意識。三是親子陪伴不能少。家長盡可能地陪孩子閱讀繪本,講故事,做游戲等,增強親子感情,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四是參加春節活動。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假期中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有關春節的傳統文化故事、禮儀習俗等,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深切感受傳統節日的意義。
林麗娥說,放假期間,家長要密切關注幼兒的身體狀況,引導他們養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習慣。出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健康科學知識宣傳教育。要加強假期安全教育,尤其要注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居家安全,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讓親子關系升溫。
假期安排要動靜結合,實現寓教于樂
“家長要引導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寒假計劃,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閱讀、休閑。”霞山區教育工作者楊先生建議,在時間安排上,要有科學性,過緊過松都會影響寒假的生活質量。家長應正確認識到,寒假既是孩子的歇息站,也應該是孩子的加油站,因此應動靜結合地安排孩子的假期,實現寓教于樂。”
“在假期中,孩子能自己掌控的時間更多,正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機會。”楊先生認為,家長要協助孩子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規劃好假期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享受完成一個個目標任務的成就感,在假期過后定能做到讓人刮目相看。
同時,要加強創新探索。平時的學習和生活按部就班較多,假期正是探索新事物、培養創造力的好機會,家長可以幫孩子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投放充足的時間和熱情,多參加一些運動、繪畫、舞蹈、樂器等興趣活動,也可以積極嘗試學習和實踐新的生活技能,養成開放的心態,提升學習力,發展創新力。此外,寒假期間,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積極參與勞動,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自覺動手動腦能力,提升感恩意識、勞動意識,培養家庭責任。
楊先生建議同學們在假期里要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堅持多種形式的戶外運動和體育鍛煉,要注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比如一日三餐時間相對固定,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不做小胖墩,同時,做好科學用眼,做到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加強近視預防,且每天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保持健康心態和愉悅心情。
為青少年成長筑牢安全防護屏障
“今年的寒假,既是‘雙減’里的寒假,又是疫情里的寒假,大家可以更關注寒假的內容與形式。”吳川一中退休教師梁杰認為,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多掌握防護知識,提升孩子的生命關護意識和科學的防護意識,因為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父母要在假期中為孩子營造愉悅的家庭氛圍,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例如通過錄制趣味視頻等方式來進行,幫助大家做好情緒調節。大家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整理家庭照片,通過給春節照片寫或口述一段故事說明,也有利于幫助孩子提高歸納整理以及表達能力。
“在這個寒假里,父母要以自我防護,家庭防護為主題,新增親子體驗的生活細節,可以陪伴孩子覺知身心健康狀態,引導孩子體驗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梁杰表示,假期的首要任務是讓孩子休養生息,做好自我調整,那就應該讓孩子吃好睡好,作息有規律,營養有保障。除了假期伊始的前兩天可以讓孩子放松地補補覺之外,家長應該及時跟孩子商量,確定一個假期作息時間表,確保孩子的假期生活作息規律。期望更多的父母能以積極又樂觀的情緒姿態,給孩子注入一股平安抵達未來的能量,度過這樣一個特別的寒假。
梁杰建議,寒假期間,家長和學校要攜手共同加強對孩子安全教育,給孩子創造輕松愉快、多姿多彩、健康安全的假期生活。要綜合運用電話、微信群、校園網、公眾號等平臺,建立更加便捷和通暢的家校溝通渠道,進一步實現學校安全教育和家庭安全教育有效銜接,多渠道、全方位敦促家長配合落實好學校各項安排,履行好監護責任,時刻給予孩子防疫提示,實現家校同心、家校共育、家校聯控。與此同時,梁杰老師表示,假期是孩子發展興趣、了解社會的關鍵時期,在保障假期安全的前提下,家長應鼓勵孩子適當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對春節傳統文化及民俗的教育和傳承,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孝敬父母、禮貌待人、助人為樂等品行教育,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強壯體魄和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