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記者在位于麻章區的雙雙贏釋迦果種植基地舉行的品鑒活動上獲悉,盡管今年雨水偏多等異常氣候影響導致南方沿海果業產量普遍未達預期,但該種植基地仍取得增產20%的佳績。目前,該基地的600畝種植區正按夏季預定的排期輪流摘果向京滬兩地的電商發貨,僅展示區的30畝兩年樹齡新樹能調劑供貨本地散戶。
12月21日,果農采摘釋迦果。 記者 李波 攝
又有突破
兩年樹單果超一斤
品鑒會現場,電子秤上的兩只釋迦果重達1260克,湛江水果研究所的專家周文介紹,這兩只優價果是兩年樹齡的新樹掛果,按目前兩年樹齡的掛果情況看,該基地的優價大果成品率(單果450克-650克)已遙遙領先。
釋迦果是隸屬番荔枝科的珍稀水果。位于湛江的廣東雙雙贏基地是省內最大連片種植鳳梨釋迦果的園區,該基地還牽頭成立了首個番荔枝研究所。目前,該基地攜手央企中國林業集團雷州林業局有限公司,組建首家釋迦果龍頭企業廣東雷林釋迦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種植基地規模為3000畝,首期為1500畝。
按目前釋迦果的最新市場行情,一級品大果(單果450克以上)收購價為每斤22-25元;二級品中果(單果250克-450克)為每斤12-18元;三級品小果(單果250克以下)為每斤8-10元。因連年果價高企,雙雙贏基地的畝均產值超5萬元,釋迦果被視為湛江果業的“第二個紅江橙”。
湛江佳果
已居同業領先地位
果林深處,枝粗葉壯,兩齡新樹掛果累累。果園工人提前數日摘下悉心種植的優價大果,自然軟化后,置入果盤,濃碧欲滴。小刀輕剖,綠皮開處,果肉白如霜,甘若醴,濃郁的甜奶香中夾雜著鳳梨和柚子的芬芳。
據南亞釋迦果研究所發布的報告,目前雙雙贏等釋迦果規模種植基地的優質產品的甜度、單果重量、畝產量、口感、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含量等數據已達到業內領先水平。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供應屬單果250克-450克的中果,大果供貨比例約30%。盡管如此,連同小果在內的總產量今后較長時間內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由于單畝平均投入年均萬元左右,加上裂果和授粉豐產兩大種植技術難題,宜采用技術成熟的“龍頭企業+合作社+果農”模式。根據氣候條件,兩廣及海南為重點產業規劃區域。
富而思進
打造鄉村振興新產業群
品鑒會現場,在手機電商平臺上剛剛與電商視頻磋商完“包樹”模式的雙雙贏基地農技總監黃先生告訴記者,掛果大小與樹齡無必然聯系,去年首次結果的樹,今年就掛大果了。今年兩年樹齡的優價大果掛果率接近30%,刷新業內紀錄,也促使湛江更多果農萌生了種植釋迦果的濃厚興趣,連日來,到基地參觀的農戶絡繹不絕。
目前,該基地正和農科部門一起完善農技特派員培訓制度,將由近至遠地推動湛江釋迦果產業上規模,打造鄉村振興的新產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