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人員在精心護理釋迦果樹上的掛果。
被視為湛江農業“名特新優”的雙雙贏釋迦果基地,因精心落實落細防風措施,安然渡過“暹芭”帶來的狂風暴雨,5萬株果樹和10萬株果苗無一折斷。
7月5日,時近晌午,風后重現的碧空懸掛著烈日,遂溪縣官田水庫旁的大片釋迦果基地,行列整齊的釋迦果樹枝繁葉茂,匝枝幼果在風中搖曳。
果園管理工老蘇在濃蔭下削著10來根兩米長的桉木棍樁,他說,他所負責管理的60多畝林片,近4000株果樹,就10株左右樹干被吹歪,連倒伏的都沒有,現在用棍樁扶正即可。
農技員小林稱,風后復產最緊張的時刻已過,風前在接到當地各部門的防風防暴雨通知后,種植基地里第一時間加強疏通排水干渠,并在每排每列果樹之間培土鞏固,清理出多條排水通道。值班工人冒雨疏通排水溝,確保了絕大部分果樹不受水浸。風后幾小時內,工人便清理了低洼處果樹根部的積水。目前,復產行動已進入了修建整形的尾聲,全園果樹長勢比往年還強,預計今年能沖擊畝產3000斤的內地大面積種植收獲紀錄。
總面積600畝、連年畝產超2000斤的雙雙贏鳳梨釋迦果種植基地,是廣東最大的連片種植基地,也是湛江名特新優水果農科基地,并以此為依托,創建了內地首個釋迦果研究院,助力鄉村振興。早在2019年,該基地便創下了畝產值超五萬元等湛江果業多項紀錄。
對湛江釋迦果笑傲“暹芭”的生長態勢,雙雙贏鳳梨釋迦果種植基地的技術顧問梁生表示,釋迦果樹的木質韌度非常高,堪比藤條,在種植同行的記錄中,鮮見受臺風摧斷的個例,受災情況主要表現在倒伏和根部長時間水浸,倒伏對果苗和非結果期的果樹影響不大,扶正后加強水肥調理便生機如初,最不能大意的是防浸泡,長時間水浸會導致果樹爛根甚至死掉。所以基地精心采取了防風防暴雨措施,對主干略小的果樹立樁加固,重點培土疏溝防水浸。風雨后迅速調整肥水方案強化果樹養分供給。由于目前果樹尚未進入商品級果的篩選梳理階段,每課果樹近200個幼果最終僅保留80個左右,所以在風雨中出現近一成的落花落果現象,對最終收成幾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