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世喬紅樹林美麗風光。 記者 張鋒鋒 攝
12月2日,新華網微博發布視頻《從太空中看全球紅樹林治理》,湛江紅樹林生機盎然的風光亮麗“出鏡”。
“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綠色延綿不絕,自1990年自然保護區建立,紅樹林及濕地生態系統得到保護,其作為西伯利亞至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和重要停歇地,為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優質的越冬地?!辩R頭切換到湛江紅樹林,字幕中如此介紹。
近年來,湛江就如鳥兒們“南方的家”,飛抵這里越冬的候鳥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目前,湛江紅樹林里已監測到的鳥類共有235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33種、廣東省重點保護名錄的34種、國家“三有”保護名錄的184種。
據了解,湛江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紅樹林面積占全國約三分之一,占廣東省紅樹林面積78%,也是世界濕地生態恢復的成功范例。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保護區)管理局緊緊圍繞“管理規范,保護優先,特色突出,典型示范”的建設總目標,強化管理,加快發展,保護區建設、保護和管理工作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為湛江打造“紅樹林之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行動方案》,到2025年,湛江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面積4183公頃,大力發展紅樹林碳匯經濟,推動紅樹林保護與水產養殖融合發展。在大文旅發展的背景下,湛江將系統全面整合文化、生態、產業等方面優勢資源,推動紅樹林生態旅游濱海度假、觀光農業、休閑漁業等深度融合,使紅樹林生態旅游成為湛江濱海旅游的新引擎。根據工作規劃,湛江將通過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建設紅樹林生態旅游經濟帶,推動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