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洛丁,現任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敢闖敢拼,帶領工程團隊建設中國最大的對蝦加工廠——國聯智能化新工廠,獲得了中國工信部《2018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食品企業第1名、廣東省5G+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及廣東省對蝦產業園。2022年被評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出生于1985年的曹洛丁,廣東海洋大學畢業后就加入國聯水產,參加工作14余年來,他兢兢業業,勇于創新,用先進的管理理念推動企業跨越發展,從一名普通工人錘煉成一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
曹洛丁在車間檢查產品質量。 記者 李嘉斌 攝
勇做創新發展的“急先鋒”
如何降低產品投訴率、減少人工成本和生產制造費用等,這是擺在曹洛丁面前的一大難題。他堅信實干是攻堅克難的根本保障,帶領團隊積極謀略,尋找突破口,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與精細化的改造,對自動剝蝦生產線完成自動送料、收料、去殼、開背去腸、減少50%的勞動力。對蒸煮設備增加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同時配套高效的冷卻生產線,降低產品的蒸煮失水率3%,從而保證產品的新鮮度與口感。
隨著大數據時代、智能時代的到來,國聯水產各種業務量逐年增加,急需轉型升級,曹洛丁被委以重任,擔任智能化新工廠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面對艱巨的重任,曹洛丁發揚工匠精神,帶領團隊精心策劃、合力攻堅,夜以繼日從工廠規劃、設計、施工各方面有序開展,還結合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先進技術,對車間生產線及倉儲系統進行整體規劃設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闖”勁下,國聯水產智能化新工廠2019年建成投產。“工廠引進了先進的國外生產線等設備,70%以上的生產環節實現自動化,結合ERP等信息管理系統,未來將融合5G試點示范項目。”曹洛丁表示,這是全球水產行業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生產標準最高的現代化智能工廠,實現由水產加工到“中央廚房”的轉型升級。
爭做經營創效的“排頭兵”
敢于挑戰的曹洛丁,又接任了國聯水產的旗下企業國美水產總經理,還建立國美營銷部,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制定定價體系和做好市場服務,及時把握住市場的變化為公司創新提效,以實干求實效,實現公司效益最大化。
“現在我們國聯水產剝蝦設備有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方式,每天處理原料高達100噸;特設的八條速凍生產線,每天可完成120噸成品。”曹洛丁進一步講解道,自動化與跟工藝有關,工藝的調整,整條生產線也會隨之變化。比如國美水產海洋車間,現在改為生產羅非魚烤魚系列,研發技術也隨之而改變。
采訪當天,記者還跟著曹洛丁走進生產車間,“通過技術改進,現在羅非魚烤魚的一條生產線一天生產20噸,有2萬盒,產量翻倍。今年4月預制菜產量50噸/天,當月銷售達1500噸。”他一邊給記者講解羅非魚烤魚的生產流程,一邊挨個檢查產品生產每一道工序,把控好產品質量關。
為打贏效益攻堅戰,曹洛丁奮勇當先,走訪市場、供應商,深入銷售前沿,了解行情并及時調整公司發展規劃及經營方針,專心做好產品,輔以生產設備、人員培訓等相關配套設施,加強營銷端的摸索,細化服務,提高產品出成率,使得公司保持了向良好方向發展的局勢,確保了采、產、銷良好的局面。
據介紹,今年年初,為滿足客戶應對春節消費高峰的預制菜,訂單由30萬包增加到80萬包,曹洛丁帶領所有員工火力全開,加班加點趕生產,“搶生產保供應”行動獲得客戶的好評,還收到致謝錦旗。
千帆過盡。近年來,馬不停蹄的曹洛丁又把目光聚焦在預制菜的研發。“要把羅非魚在眾多預制菜中獨領風騷,必須把質量和標準做到極致。一次性把事情做正確,這樣成本最低。”曹洛丁表示,未來國美將主力發展魚類產品生產,努力拓寬羅非魚產業價值鏈空間及市場空間,以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效率、研發技術及業內領先的產品質量,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美味健康,蒸煮便捷的水產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