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公安、衛健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會通過電話或上門的方式,對存在感染風險的群眾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依據。但是,近期有不少流調電話被市民誤認為是電信網絡詐騙電話而直接掛斷或者舉報停機,這讓流調人員又喜又憂,喜的是反詐宣傳深入民心,憂的是流調進度因此被耽誤。
流調電話被舉報停機
“您好!我是霞山公安分局民警。現有幾個問題需要與您核實:請問您叫什么名字?身份證號碼是多少……”5月9日晚上10時許,家住赤坎區的蔡女士接到這起陌生來電后直接掛掉。很快,另外一個自稱霞山公安的核查電話再次打來,蔡女士不僅掛斷電話,還撥打110報警,稱自己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電話侵擾。
接到110接處警平臺轉過來的協查線索后,湛江市反詐中心立即組織民警對蔡女士反映的情況進行核查,證實兩個電話均為霞山公安分局民警撥打的流調電話。民警隨后向蔡女士反饋核查情況,并請她回撥流調電話配合疫防工作。
無獨有偶,5月10日上午,市反詐中心再次接到群眾舉報,稱其接到詢問“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的電信網絡詐騙電話。后經核實,該電話為霞山區某街道辦工作人員打來的流調電話。據市反詐中心民警表示,近期已接報有近20個流調電話因被群眾舉報涉嫌詐騙而停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市流調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面對湛江本地嚴峻而復雜的疫情形勢,流調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固定電話不夠用,流調人員就用手機撥打電話。一些群眾接到陌生手機號碼,誤以為對方是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站在群眾的角度看,對詢問身份信息的陌生電話保持警惕是正常的。遇到群眾質疑,我們會一遍遍地耐心解釋,直到取得群眾信任,才能夠順利完成流調任務。”參與流調工作的楊警官說道。
6招可辨真假,請多一份耐心
反詐民警表示,流調工作人員在電話中首先會表明身份,然后詢問群眾的個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以及近期行程等對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但絕對不會詢問涉及金融信息等與疾病傳播不相關的問題。所以,遇到流調人員登門或電話調查時,大家務必配合,如實回答。流調人員只有獲得真實、有效的人群信息,才能科學評估疫情動態,采取正確的防控措施。
對群眾關心的“如何辨別真假流調電話”的疑問,市反詐中心梳理出6大“防騙攻略”:一、流調電話基本都是本地的手機號或固話,不可能是境外電話;二、流調電話可以回撥,哪怕回撥后提示占線也算,詐騙電話基本不可以正常回撥;三、流調電話會問您的身份證、姓名和行程,但是絕不會問銀行卡號;四、流調人員不會讓您下載任何APP,也不會讓您打開屏幕共享;五、流調人員不會給您發送二維碼掃描、發送鏈接讓您點擊、索要密碼或驗證碼、要求付費、要求加入QQ群或者微信群等;六、流調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您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
警方提醒:在疫情防控期間,每一位公民都有義務遵守各級政府為防治突發傳染病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檢疫、強制隔離、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流調工作是防控疫情外溢的重要舉措,疫情處置期間,故意隱瞞活動軌跡及不提供相關信息或拒絕配合流調工作,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重大風險的,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若在發現自身有疫情傳播的重大風險時,放任疫情的傳播,造成傳染病傳播或有傳播嚴重危險的,將可能會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