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菠蘿近日再次火爆全網。
3月9-10日,近百余名網紅在菠蘿的海現場帶教,千名來自徐聞七個菠蘿主產鎮的果農當起直播銷售員,省市縣鎮黨政和有關部門通力協作,開展了一場官民同心、帶領農民,聯手社會力量一起干的“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的大行動。
一場“百千直播”令“#菠蘿的海”“#千名主播在菠蘿的海賣菠蘿”再上熱搜。數據顯示,3月8日-3月10日,“徐聞菠蘿”和“菠蘿的海”的微信指數均實現躍升,日環比分別增加了699%和481.17%,“菠蘿的海”搜索量突破150萬。
作為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的2.0版本,2022年的第一場大行動,徐聞前所未有的“大培訓”“大直播”,無論是作為采購商進產區的活動怎么組織,還是農民培訓怎么做得更好,乃至普通小農如何參與農業數字化,具有示范性的“百千直播”應該留下點什么,包括觀念、做法以及資源。
創新2.0賦予“12221”靈活性與生命力
疫情下,今年銷區市場線下推介活動預計會受影響,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情況不容樂觀。菠蘿是廣東開年上市的大單品,徐聞是全國菠蘿最大產區,年產量約70萬噸。
徐聞菠蘿賣得好,對廣東全年農產品銷售具有積極效應。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強調,要切實抓好菠蘿季策劃活動,力爭打贏2022年徐聞菠蘿營銷戰。
2022年春節過后,省農業農村廳市場工作小組40多人赴徐聞調研菠蘿加工。據悉2021年起,徐聞便為錢大媽供應鮮切菠蘿原料,創下了總銷售額高達800多萬元的好成績,今年,錢大媽銷售業績預計翻倍,總銷售額計劃達到1600萬元以上。發展菠蘿預制菜,可有效提升徐聞菠蘿產業鏈價值,對穩定市場形成有效支撐。
徐聞縣副縣長黃執孔表示,今年徐聞菠蘿成熟以來,吸引了阿里、安慕希、錢大媽等在內的一批大企業。此外,來自新加坡、上海、北京、云南、河北以及廣東的部分采購商已明確表示今年計劃采購徐聞菠蘿,其中3位采購商意向總量達1200萬斤。安慕希至今已采購600噸徐聞菠蘿用于制作安慕希菠蘿果醬,開展系列“徐聞菠蘿X安慕希”品牌活動。
對于新一季的營銷,省農業農村廳市場工作小組認為,徐聞菠蘿應該適應新形勢做活“12221”的三個“2”,即培育采購商和經紀人“2”支隊伍,建設產區及銷區“2”個市場平臺、舉辦采購商“引進來”和徐聞菠蘿“走出去”“2”場活動。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這激發了“百千直播”的創意,一場開在田園,讓美食美景交融、農民網民互動、生產市場連接的活動計劃應運而生。
百千田頭直播現場。
100名網紅分為多個戰隊,“1+N”帶教1000名農民主播,大直播與采購商大會同時進行,“網紅+采購商”實現“品牌+促銷+培訓”三位一體,網紅也是采購商,讓“菠蘿的海”變成“沒有圍墻的大賣場”“千人田園大課堂”。
徐聞運用互聯網進行農產品營銷并不是第一次。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農產品銷售帶來極大困難。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徐聞縣政府將系列線下活動首次轉到線上,啟動徐聞菠蘿網絡節,七位鎮長與網紅組團直播,當天累計觀看人數150W+,帶動銷售280多萬斤。
時任縣長吳康秀直播間推介徐聞菠蘿。
時任縣長吳康秀走進直播間,視頻直播、平臺推介、線上團購。這一年徐聞菠蘿大數據平臺建立,對全國菠蘿市場數據及產地信息進行全面監測,實時了解行情與產銷動態。
讓農產業搭載上數字農業快車,廣東近年不斷推進。2020年,《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提出“三創建、八培育”行動目標,明確提出“培育一批數字農業新農民、推廣一批數字農業重大應用場景(模式)”。2021年,《廣東省“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實施方案》發布,要求探索形成一批符合廣東實際、可復制可推廣的推進模式和標準規范。菠蘿的海“百千直播”正是數字農業運用的盛大場景。
要實現工作成效,背后是一項項龐雜的組織工作。“太多生動細節,太多感慨,網紅與農民的故事講也講不完。”廣東省農業對外經濟與農民合作促進中心(簡稱“外經中心”)、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共有1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七個鎮網紅和農民的組織,身穿“戰袍”在一線,他們說“只要是大家都想做的事,就會做得很好”。
外經中心副科長楊俊在離徐聞縣城最遠的前山鎮組織工作。盡管賽前動員大會后,網紅坐車坐了一個小時左右才到達直播點,太陽火熱,他們也熱情似火。
“他們法子很多,找鎮里拉來喇叭、音箱,和鎮長一同商量活動展板怎么擺放,如何騰出空間來給各位新農人實操、活動后留影等。”楊俊回憶,直播當天,有人在直播間問,“買菠蘿能不能送主播?”主播脫口而出,“送!包郵到家!”“這批主播真把自己也當成了徐聞人,把徐聞菠蘿也當成了自家的菠蘿。”楊俊說。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種植業技術與種業推廣部副科長陳敬安說,下洋鎮很多農民都對直播營銷感興趣,下洋鎮黨委書記劉學在活動結束后聯系到網紅,希望他們留下再給農民培訓一周。
參與組織活動的工作組成員有幾點體會:一是組織、發動、接待、保障各項工作到位,省市縣鎮村聯動,特別是通過村一級的發動組織發現,農民對培訓的熱情比想象的高,年輕農民更加積極;二是直播培訓內容有吸引力,新潮有趣,調動農民的參與熱情。“百千直播”后,幾級農口系統干部都表示,生產與市場兩手抓,抓與不抓不一樣,創新去做更不一樣,體現了“12221”推廣的靈活性與生命力。
教學雙長的“開心培訓”,幾方都有獲得感
培訓農民是一項剛性工作,也是農口的常態化工作。正因如此,多年開展農民培訓工作,外經中心教育培訓科科長邱志鵬認為,這一次令他們看到,農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3月10日,菠蘿的海“菠”浪起伏,潮涌不斷。
以互聯網數字力量聚集到的要素資源,網紅激發出的活力,農民出鏡直播帶來的體驗感和獲得感,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郵政、中國太保產險來了,阿里巴巴、盒馬鮮生、恒興集團、春豐天集、錢大媽、安慕希、一畝田、田頭智慧小站、廣東省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產業園來了,柬埔寨、阿聯酋迪拜等國際采購商代表來了,新華網、珠江經濟臺、鳳凰網、湛江日報等多家媒體來了……百余名網紅分成7個組,在曲界鎮、下橋鎮、龍塘鎮、錦和鎮、下洋鎮、前山鎮、和安鎮菠蘿地里,人們熱情洋溢,歌曲、舞蹈、異域風情交織。這兩年徐聞菠蘿出口RCEP市場,這次也有網紅來自RCEP成員國。
數字營銷不好懂,不如就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在做的過程中,農民發現,操作手機直播并沒有那么難,陌生感與距離感逐漸消除。梁學云是徐聞曲界鎮高西村村委會負責人,接到要組織農民學習“直播帶貨”的任務到活動結束,他不覺得有壓力,“種植大戶、有做直播潛質的農民報名很主動”。
各村鎮干部爭搶網紅。龍塘鎮的“網紅老師”剛下田,農民就湊了上去。
“大家趕緊挑選老師,先到先得喔!”
150名新農人都是80后、90后,直接上前拉住“老師”,“我跟她了!我選他!”
那場面看起來像是“兄弟姐妹相認”。
“兄弟姐妹”打成一片。
廣東省農科院博士謝茹在田頭用4種語言賣菠蘿,新農人運用剛剛掌握的本領,將鏡頭對準謝茹就是一場主題直播。“師傅”也成了“徒弟”直播間里的主角。
村民帶著“極品”菠蘿出鏡,用家鄉口音普通話說著“皮薄肉厚、酸甜適中、汁水豐富、爽脆可口”,解釋著“菠蘿與鳳梨”的區別……看著某些種植基地直播帶貨做得火熱,隔壁村的果農們也“眼紅”,紛紛搶“人”:“你們直播完了之后能不能來我們這里?我們也有很多菠蘿的哦!”
外經中心融媒體科科長黎建英回憶:“徐聞當地招待采購商和網紅都很給力。果農也沒有抗拒心理,有的是對直播知識的渴望。這場活動最大的意義,就是促成了農民觀念的轉變。”
省農業農村廳徐聞菠蘿“12221”工作組組長黎小軍表示,一批有敏銳嗅覺和觸覺的電商營銷種子選手在冒頭,一批高水平的電商直播隊伍正在培育,一批想學肯學的農民們正轉變觀念。
龍塘鎮常務副鎮長唐家昌表示,農民非常支持此次工作,3月3日上午,鎮政府參加會議接到這個工作后,3月4日下午,150名直播學徒的名單就已報送到縣農業局。該鎮鎮委書記陳文聰上過2020徐聞菠蘿網絡節直播,他認為,“從黨政部門到農民,觀念上發生很大的變化,自己種、自己賣,很有味道。”
錦和鎮、下洋鎮情況相似。下洋鎮活動負責人吳福榮表示,本次活動主要由村委會動員通知,收到學員報名信息共100多條,其中包括了菠蘿種植戶、流通商,加工企業等,報名學員大部分為年輕且對互聯網、直播感興趣的學員。
曲界鎮鎮委書記林海珍介紹,曲界鎮是徐聞菠蘿主產區,也是活動主會場。鎮里成立了8個專班,為網紅達人、直播學員、菠蘿采購商們提供接待會務、后勤保障、志愿服務、醫療保障、車輛接送等一對一對接服務。
工作組提前為網紅和農民主播準備了“徐聞菠蘿直播產品賣點手卡和供貨鏈接”。徐聞曲界鎮南勝村村民彭乃生,本身就喜歡玩抖音,這次跟著網紅“大表姐”學會了如何開抖音小店、掛小黃車,粉絲有1000人、發過10條作品,就可以開通櫥窗功能。
各鎮積極組織農戶參與直播活動。
曲界菠蘿種植戶鄭再奮50多歲了,種了50多畝菠蘿。他玩抖音,有粉絲2400多人,點贊2.4萬,“我還沒玩過直播帶貨,我就報名了。”他說,這次直播對農民收獲和幫助真的太大了,農戶高興的不得了,讓我們果農的菠蘿走向全國各地。
十多個菠蘿種植戶拿著手機,圍著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李振聰,聽他講如何在抖音上開通直播掛上鏈接。“我們主播要有熱情,介紹品種特點要到位,直播間還可以加上音樂,更有氛圍感。”
“從小就跟著父親種菠蘿。”徐聞曲界鎮高西村委書記梁學云家里有近2000畝菠蘿,主要由父親管理,他說,“這幾年行情好太多了,這兩天‘紅果’可以賣到1.6元/斤,其他也有1.4-1.5元/斤。”
徐聞菠蘿國際代言人、澳門文化傳播大使李卉茵以昆曲《牡丹亭》唱詞道,“不到徐聞怎知甜蜜如許”。暨南大學菲律賓留學生Joyceye說:“結合自己的專業,會覺得直播賦能電商這件事情確實很了不起,可以考慮以后創業的過程中引入這種模式,或者是介紹到自己的家鄉去。”
直播網紅中不乏慕名而來的大學生群體。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商貿學院副院長張盈表示,學院成立了一個“蒲公英電商助農”項目,這次是“蒲公英種子隊”第一次出征。
廣東移動直播戰隊特別打造了“5G+助農 振興鄉村”為主題的湛江徐聞菠蘿5G直播專場,3.5小時的直播活動圍觀人數超1.5萬人,互動評論超1000條,點贊量4.2萬,業務訂單1283筆。
參與“百千直播”,網紅的公益行為值得肯定,而雙向的收獲,會讓模式走得更遠。“菠蘿的海”直播不僅漲粉,還能找到好貨源。來自清遠的網紅“嬌姐”在參加完“百千直播”后,因找到合適的供應鏈,決定留下來開播賣菠蘿。
打開數字經濟方便小農戶入門的通道
“數實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也是難點,尤其在基礎薄弱、經濟效益較低的農業就更難。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生產,物聯網、AI、智能裝備、機器人等等都需要大投入,小農戶難以企及。而在農產品營銷領域,似乎入門更簡單一些。
“讓人進入數字時代才是最重要的,‘百千直播’提供了范例,可以讓小農戶更廣泛地參與進來,關鍵是投入很‘輕’。”廣東一人一畝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海洋說。目前,“一畝田”大數據平臺上已覆蓋了3400多個徐聞菠蘿種植戶,300多個商戶,在3月6日后的一周,大數據熱度明顯攀升,產銷兩端的用戶在平臺的交流也明顯增加。
近年來,廣東省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發展成效明顯,廣東省商務廳電商處處長黃金祥介紹,全省帶貨主播數總計達6.2萬個,位居全國第1位。全省直播1057萬場,同比增長97.6%,參與直播的商品實現網絡零售額5014億元。2020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
湛江市已將電商人才培訓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將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培育出百名行業電商人才,千名市級電商人才,萬名直播帶貨達人。
“何為模式?模式就是平臺,是載體,平臺能聚集資源,資源能發酵。”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外經中心主任丘志勇建議,“百千直播”活動匯集的網紅資源、農民主播資源都可以沉淀下來,持續培育直播人,開通直播店,打造直播村、直播鎮,“做實中國直播第一縣。”
在萬物皆可直播大勢和鄉村振興步伐加快雙重作用下,發展農產品直播電商利好不斷。電商平臺阿里、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五家鼎立”,視頻號也在快速崛起,通過流量傾斜搶占農民直播“新玩家”。
“消費者非常喜歡看農產品是怎么種出來的,你們開了抖音號后,平常發發勞作的視頻,吸引粉絲。”網紅“大表姐”在培訓農民學員時介紹,直播帶貨講解說辭、互動、促銷等都有規則,而多位網紅都表示,有意愿成為直播銷售員,農民是可行可干的。
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偉燕農場創辦人李燕飛以前在大山種桔子、放養土雞的農村婦女,坐等果商、雞販收購。通過“惠州農村電商帶頭人”培訓,她學會了制作小程序,拍攝短視頻發抖音、發視額號、在朋友圈推廣。2021年,她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了本農場80%的農產品。
李燕飛受農業電商培訓影響,現在生意已步入正軌。
“直播賣貨很費精力、時間,我會找有意向、有能力的網紅直播帶貨,我自己也有農產品是這樣操作的。”李燕飛說,自己直接給到網紅代理價及建議零售價,讓他們自己操作,并談好結算時間及方式,由農民把控品質,負責打包發貨,售后服務。“新東方轉型為農產品帶貨,我已經郵寄了樣品過去。”徐聞縣曲界鎮田洋村委書記韓覺除了尋找大V帶貨,在構思“將長在火山口、多用有機肥種植的整村菠蘿打出品牌。”他認為,產品直達消費者、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倒逼農民重視品質。
如果接受培訓的1000名農民當中有5%或者更多的人有意成為網紅,帶教的網紅老師建議,農民不必追求馬上自己開店,不做繁瑣的物流、售后,只管“開播賣貨”,做“微商式”的農產品直播電商。即是與供應鏈合作,農民的菠蘿賣給供應鏈,直播賣貨賺傭金。
還有另外一個方向,是以村為單位開店,組織小團隊負責物流、售后,讓農民參與賣貨,并分享到品牌溢價。
美途(廣東)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粵益農”“城鄉物流一體化配送--貨好好運”功能模塊,通過美途平臺進行空駛車輛匹配,讓農戶在手機移動終端就能即時下單。廣東春豐天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澤鋒認為,徐聞電商人才逐年增多,這將是日后直播電商的中堅力量。種植規模夠大,而且經過三年多不斷更新整合,供應鏈已經基本完備,能夠面向全國甚至全球供應。
越往前走,徐聞人愈發認識到,農業數字化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包括加強品控、果品分類分級、田頭小站建設、物流運輸、品牌打造、營銷推廣等。如何從“流量愛豆”轉型為“實力明星”,徐聞還要繼續探索。
【指導】麥倩明
【記者】李曉芬 趙啟旭 馮曉華 葉香玲 陳迎
【圖片】譚家富 馬炳華 馮國強